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医养生  >> 中医专题  >> 查看详情

内科时病类:湿温

来源: 中医养生网  日期:2018-04-07 16:21:54  点击: 
分享:
李左 湿温四天,身热有汗不解,胸痞泛恶,口干不多饮,舌苔薄腻而黄,脉濡滑而数。伏邪湿热,漫布三焦,气机不宜,痰浊交阻,胃失和降。治宜宣气淡渗。
 
光杏仁三钱 清水豆卷四钱 鲜竹茹江枳实一钱五分同炒,一钱五分 茯苓皮三钱 白通草八分 白蔻仁一钱 块滑石包,三钱 佛手露冲,一两 生熟苡仁各三钱 仙半夏一钱五分 酒炒黄芩一钱五分 鲜藿佩各一钱五分
 
按:本案乃湿温初起,见身热、汗不解、胸痞,为邪在卫气。治以宣上、畅中、渗下,代表方三仁汤分消三焦之邪。方中杏仁、豆卷以宣上,蔻仁、枳实以畅中,滑石、苡仁以渗下,余药芳香清化。
 
王右 湿温身热两候,有汗不解,早轻暮重,口干不多饮,红疹白,布于胸膺之间。脉数,苔灰黄。伏邪湿热,蕴蒸气分,漫布三焦。叶香岩先生云:湿热为黏腻之邪,最难骤化,所以身热久而不退也。宜以宣化。
 
净蝉衣八分 茯苓皮三钱 香青蒿一钱五分 荷梗一支 熟牛蒡子二钱通草八分 嫩白薇一钱五分 黑山栀一钱五分 清水豆卷三钱 六一散包,三钱酒炒黄芩一钱五分
 
按:本案为湿温初入气分,中焦湿阻之胸痞脘胀症不显,故仍以宣化,即宣散肺气、清化湿热。方用蝉衣、豆卷以宣散肺气;青蒿、白薇、山栀、黄芩以和解清热;茯苓皮、通草、六一散以淡渗利湿。
 
杨左 湿温七天,身热有汗不解,午后入夜尤甚,口苦而干,渴不多饮,脉濡滑带数,舌苔薄腻。伏邪蕴湿,逗留膜原,少阳阳明为病。前进达原宣化不应,今拟柴葛解肌加味。
 
软柴胡八分 清水豆卷四钱 仙半夏一钱五分 六一散包,三钱 赤苓三钱粉葛根一钱五分 六神曲三钱 泽泻一钱五分 甘露消毒丹包,四钱
 
二诊 服药两剂,身热较前大减,胸脘不舒,纳减少寐,余邪湿热未楚,胃不和则卧不安也。脉濡滑,苔薄腻微黄。今拟芳香淡渗,以清余氛,更当避风节食,不致反复为要。
 
清水豆卷四钱 佩兰叶一钱五分 仙半夏一钱五分 炒枳壳一钱 佛手八分广藿香一钱五分 赤茯苓三钱 炒秫米三钱 炒麦芽四钱 通草八分 益元散包,三钱 甘露消毒丹包,四钱
 
按:本案症见身热有汗不解,伴口苦干,为湿温之邪入于少阳;口干而渴,脉数,为邪在阳明。以柴葛解肌汤,同解少阳阳明热邪。热邪渐退,再进芳香淡渗,分利湿邪,湿热尽除。
 
冯左 湿温三候,身热有汗不解,胸痞泛恶,脐腹作胀,两足痿软不能步履,苔腻脉濡。湿邪自下及上,自外入内,盖脚气之重症也。若加气喘,则危殆矣,急拟逐湿下行。
 
清水豆卷四钱 陈广皮一钱 制苍术一钱 制川朴一钱 仙半夏二钱 枳实炭一钱 赤茯苓三钱 淡吴萸五分 大腹皮二钱 木防己二钱 陈木瓜三钱生苡仁四钱 生姜三片
 
按:此案为湿温弥漫中下两焦。湿阻于中则胸痞泛恶;湿留于下则脐腹胀而足痿软。以平胃散化裁燥湿而治其中,加防己、苡仁、茯苓以渗湿下行。佐吴萸、生姜温化,豆卷稍作宣散。如见口渴、舌红等热象,需加清热之品。
 
王幼 湿温伏邪,已十六天,汗多潮热,口干欲饮,白布于胸腹之间,八九日未更衣,脐下按之疼痛,舌红绛中后腻黄,脉象沉数。迭投清温化湿之剂,诸症不减。良由伏邪蕴湿化热,由气及营,由经入腑,腑中宿垢不得下达也。吴又可云:温病下不嫌早。导滞通腑为主,清温凉营佐之,使有形之滞得下,则无形之邪自易解散。
 
生川军二钱 玄明粉后入,一钱五分 枳实一钱 生甘草五分 冬桑叶二钱粉丹皮二钱 青蒿一钱五分 嫩白薇一钱五分 京赤芍一钱五分 青荷梗一尺活水芦根去节,一尺
 
复诊 昨进导滞通腑、清营泄热之剂,腑气已通,潮热渐减,白布而不多,口干欲饮,舌中腻黄渐化,脉濡数无力。阴液暗伤,余热留恋气营之间,清津无以上供。今拟生津清化,佐入和胃之品,尚须节食,恐多食则复,少食则遗之弊。
 
天花粉三钱 霜桑叶二钱 粉丹皮一钱五分 京赤芍一钱五分 朱茯神三钱青蒿梗一钱五分 嫩白薇一钱五分 通草八分 六一散包,三钱 青荷梗一尺生熟谷芽各三钱
 
按:此案湿热里结阳明,蕴结化热,由气入营。舌红绛为营分热盛之明证;潮热,便秘、按之疼痛,为气分腑实内结。治以凉营攻下,攻下则存液、导滞两相宜。腑通热退,再进清化生津和胃之品。
 
沈左 湿温四候,身热早轻暮重,有汗不解,白已布,色不显明,口干欲饮,唇燥齿垢,形瘦神疲,舌质红苔微黄,脉濡数无力。此乃气阴已伤,余邪湿热,留恋气营之间。入夜梦语如谵,有神不守舍之象,且有咳嗽,肺胃亦虚,虚多邪少,还虑生波。今拟清养肺胃之阴,宣化三焦之湿。
 
南沙参三钱 朱茯神三钱 川贝三钱 通草八分 川石斛三钱 冬桑叶三钱 瓜蒌皮二钱 冬瓜子三钱 嫩白薇一钱五分 粉丹皮一钱五分 广橘白一钱生苡仁三钱 清炙枇杷叶去毛、包,二钱
 
复诊 诸恙见轻,原方加北秫米 (包)三钱。
 
按:此案为湿温后期,气阴两伤,余邪留滞。乃以甘寒清养气阴,苦温苦寒化湿清热,甘淡以利湿,属湿热善后调理之法。
 
王左 脉郁数,苔薄腻尖红,身热不扬,烦躁不寐,时欲呕。此无形之邪热,与有形之痰滞,互阻阳明,阳明经邪,不能外达也。宜疏达伏邪,而化痰滞。
 
淡豆豉三钱 薄荷叶后下,一钱 鲜竹茹枳实同炒,三钱 炒谷麦芽各三钱黑山栀一钱五分 朱茯神三钱 荆芥穗一钱五分 象贝母三钱 净蝉衣一钱 苦桔梗一钱 地枯萝三钱 清炙枇杷叶去毛、包,三张
 
按:本例为湿温,湿热之邪与痰湿相结流连气分,郁于阳明,不得外达。用豆豉、山栀、薄荷、荆芥、蝉衣以疏达伏邪;竹茹、茯神、象贝母、桔梗、枇杷叶、地枯萝、谷麦芽以和胃降逆兼化痰湿。
 
费右 湿温三候,灼热不退,舌绛起刺,脉洪数。温邪化火,由气入营,热邪内炽,扰犯包宫,伤津劫液,化源欲竭。以致唇焦齿垢,谵语妄言,内陷重症,危笃之至。拟养阴救液,清火开窍,未识能有挽回否。
 
犀角尖三分 粉丹皮一钱五分 带心麦冬三钱 鲜石菖蒲五分 鲜生地三钱 京赤芍一钱五分 上川连三分 鲜竹叶心三钱 带心连翘三钱 京玄参三钱天竺黄二钱 活芦根去节,一两 牛黄清心丸另研细末,化服,一粒
 
按:本案湿热由气入营而见灼热、舌绛、谵语妄言。急以凉血清营开窍治湿热化燥入营血之重症。方以犀角地黄汤凉血清营,牛黄清心丸、竹叶、天竺黄清心开窍。
 
周左 湿温月余,身热汗多,神识昏糊,谵语郑声,唇燥口干不欲饮,谷食不进,舌苔干腻,脉象沉细。此湿邪久困太阴,陷入少阴,湿为阴邪,最易伤阳,卫阳失于外护则汗多,浮阳越于躯壳则身热,神不守舍则神糊,与热入心包者,有霄壤之别。动则微喘,肾气不纳也。十余日未更衣,此阴结也。脉症参合,正气涣散,阴阳脱离即在目前矣。急拟参附回阳,龙牡潜阳,苟能阳回神定,庶可望转危为安之幸。
 
别直参二钱 熟附块二钱 左牡蛎先煎,三钱 大砂仁后下,八分 仙半夏二钱 炙远志一钱 花龙骨先煎,三钱 朱茯神三钱 炒枣仁三钱 北秫米包,三钱 浮小麦四钱
 
二诊 两进参附回阳,龙牡潜阳,汗收神清,阳气有内返之佳境。口干,渴喜热饮,纳谷衰少,精神困顿,十余日未更衣,腹内微胀,并不拒按,苔干腻,脉沉细。阳不运行,阴气凝结,肠垢不得下达,犹严寒之时,水冰而地坼也,险岭虽逾,未入坦途。再拟扶正助阳,温通腑气。
 
别直参一钱五分 熟附块一钱五分 朱茯神三钱 炙远志一钱 炒枣仁三钱仙半夏三钱 陈广皮一钱 大麻仁研,四钱 郁李仁研,三钱 焦谷芽四钱 半硫丸包,二钱
 
外用蜜煎导法。
 
三诊 服两剂后,腑气已通,余恙如故。原方去半硫丸、郁李仁、火麻仁,加米炒於术。
 
按:湿热亡阳之神昏,需与热入心包之神昏鉴别。湿热亡阳之神昏,汗多、脉沉细;热入心包之神昏,舌红、脉细数。此案十余日未更衣,丁氏谓之阴结,乃阳气不足,阴寒内盛而致结,以半硫丸温下之。此湿热之变证,湿热伤阳,险致脱证,急以参附龙牡回阳救逆,温通腑气。
 
董先生 病延十八天,始发红疹,继布白。今表不热而里热溲赤、胸闷不舒、渴喜热饮、肌肤色黄,苔薄腻黄,脉象濡滑带数。此湿遏热伏,蕴蒸膜原,气机宣化失司。先哲云:湿不化则热不清,气不宣则湿不化。今拟宣气化湿,苦寒泄热。
 
光杏仁三钱 炒黄芩一钱 飞滑石包煎,三钱 赤茯苓三钱 西茵陈三钱泽泻一钱五分 通草八分 佩兰梗一钱五分 炒谷麦芽各三钱 清水豆卷四钱佛手露冲,一两 甘露消毒丹包,四钱
 
二诊 病延十九天,红痧后续布白,胸闷不思饮食,渴喜热饮,小溲短赤,脉象濡滑而数。今日形寒怯冷,营卫循序失常,口舌干燥,津少上承。湿热蕴蒸膜原,气化不及州都,故渴喜热饮、小溲短赤也。欲滋阴则助湿,欲燥湿则伤阴,大有顾此失彼之弊。今取蒌贝养荣生津不助湿,茵陈四苓化湿不伤阴之意。
 
川贝母三钱 全瓜蒌三钱 银柴胡八分 清水豆卷三钱 赤茯苓三钱 泽泻一钱五分 西茵陈二钱 白通草八分 白薇一钱五分 佩兰梗一钱五分 荸荠梗一钱五分 炒麦谷芽各三钱 佛手露冲,一两
 
按:此案为湿温病湿热并重。见白乃湿邪外达之象;红疹与热入营血之出斑大异,斑发为营血热盛,迫血妄行;疹出乃太阴风热袭于肌表,稍作宣散为治。湿热夹风,黄芩滑石汤并清湿热,再取瓜蒌、贝母生津而不助湿,茵陈四苓化湿而不伤阴,以善其后。
 
郑先生 湿温九天,身热早轻暮重,渴喜热饮,腹痛泄泻,纳谷减少,舌苔薄白而腻,四肢微冷,脉濡无力。水谷之湿内蕴挟滞交阻,时气之邪外受,太阳太阴为病。湿流关节,故遍体酸疼;湿多成五泄,故便泄不止。身热不渴,阴盛格阳之见象。湿为阴邪,非温不化,今拟助阳化湿,和中消滞。
 
熟附片五分 赤猪苓各三钱 生白术二钱 大腹皮二钱 陈广皮一钱 焦楂炭三钱 藿香梗钱半 鸡金炭二钱 炮姜炭五分 春砂壳八分 炒谷芽三钱炒苡仁三钱 清水豆卷四钱 干荷叶一角
 
二诊 湿温十天,四肢已温,身热略减,腹痛泄泻略见轻减。咯痰不爽,渴喜热饮,舌苔薄腻,脉象濡滑。太阳阳明之邪传入太阴,湿滞内阻,清气不升。湿为黏腻之邪,最难骤化,再宜健运太阴,温化湿邪。
 
清水豆卷四钱 炮姜炭五分 生白术二钱 清炙草五分 大腹皮二钱 陈广皮一钱 煨木香四分 煨葛根一钱 炒谷芽三钱 炒苡仁三钱 荷叶一角
 
按:本案湿温以湿偏重者,又称脾湿;损及中阳,为湿温之变证。腹痛便泄不止而见肢冷,脉无力。非温不能化湿,用附片、炮姜炭温中而化湿。但湿中仍蕴火,过用虑化燥扇火生风。泄泻见轻,四肢已温,立撤附留姜,小制其剂。
 
郭小姐 伏温挟湿挟滞,太阴阳明为病,发热十八天,汗泄不畅,口干不多饮,小溲短赤,腹痛泄痢,夹血甚多,舌质红苔薄腻微黄,脉象濡数。伏温蕴蒸阳明,湿热滞郁于曲肠,气机窒塞,表里同病。拟解肌清温,而化湿浊。
 
粉葛根钱半 炒黑荆芥一钱 炒赤芍二钱 炒银花三钱 连翘壳三钱 净蝉衣八分 细青皮一钱 鸡苏散包,三钱 苦桔梗一钱 焦楂炭三钱 象贝母三钱 香连丸包,一钱 干荷叶一角
 
二诊 湿温十九天,得汗表热略减,腹痛泄痢次数亦少,胸闷气粗,口干欲饮,小便短数,白布于胸膺之间,舌质红苔薄腻黄,脉象濡数。咳嗽,咯痰不爽,伏温湿热蕴蒸气分,肺胃宣化失司,湿浊郁于曲肠,气机流行窒塞,再宜前法进治。
 
粉葛根钱半 金银花三钱 连翘壳三钱 鸡苏散包,三钱 净蝉衣八分苦桔梗一钱 象贝母三钱 炒赤芍二钱 焦楂炭三钱 香连丸包,一钱 通草八分 荸荠梗钱半 荷叶一角
 
按:本案乃湿热阻滞太阴阳明。太阴属肺,阳明属胃与肠。阻于肺则咳嗽,咯痰不爽,气粗;阻于肠则腹痛泄痢;胃经热盛则发热、汗多、口干、舌红苔黄。解肌宣肺治太阴,清化导滞治阳明。

相关中医专题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