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医资讯  >> 时政专题  >> 查看详情

基因歧视并非杞人忧天

来源: 中医养生网  日期:2017-11-26 13:39:12  点击: 
分享:
  近年来,人类基因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科学家已发现众多疾病如癌症、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亨廷顿病和囊性纤维化等,与基因密切相关。疾病易感基因的发现对疾病的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优生具有重要作用,但公众对基因研究成果可能被滥用的担忧也随之而来。一旦个人遗传密码被破译并记录在案,那些有基因缺陷的人有可能被歧视,在就业和保险等方面遭到拒绝,甚至在受教育、婚姻和其他社会交往中遇到障碍。

  什么是基因歧视

  基因歧视是生物科技发达后产生的一种新兴社会现象,它是指个人或其亲属因基因结构的不同而受到差别对待;基因歧视针对的是那些无症状的健康人或有轻微症状但无功能障碍者。例如脆性X基因是脆性X综合征的最常见遗传因素,该病表现为智力低下,但20%的脆性X基因携带者终身并不发病。尽管他们没有智力低下症状,但因为携带易感基因,被认为是“无症状病人”,在社会生活某些方面受到歧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缺陷基因,但并非每个人都会发病。疾病发生除了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如地理位置、营养水平、个人卫生习惯、社会经济状况、健康保健水平和环境污染等因素也都起着重要作用。有这样一句睿智的话:“基因是重要的,但并非故事的全部”。

  基因歧视并不少见

  尽管基因歧视尚未成为普遍现象,但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屡有发生。一名年轻女性在基因检测后发现BRCA-1基因阳性,这是乳腺癌的易感基因;保险公司调阅她的病案后便拒绝承保健康保险。一女士在基因检测后发现α-1抗胰蛋白酶基因缺乏,易于发生肺气肿等疾病,公司老板收到她第一张预防性治疗的账单后立即解雇了她。在保险和就业方面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

  1996年美国乔治敦大学对332人(有遗传病家族史)调查发现,15%的人在申请工作时曾被问及遗传病问题,13%因有遗传病家族史而曾被拒绝提供工作机会或被解雇;22%曾被保险公司拒保。美国管理协会对2100家企业进行调查,30%的企业要求求职者做基因检测作为参考。

  基因歧视的危害

  2003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对470人(有结肠直肠癌家族史)调查发现,其中近一半人非常担忧基因歧视,他们不愿意接受基因检测;即使需要检测,也情愿自己付费并使用假名,以使检测结果不出现在病案记录中。人们害怕疾病,但更怕失去工作和医疗保险。

  比如对于BRCA-1基因阳性的女性,通过预防性乳房切除术可以显著降低其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但如果不去做基因检测则可能失去预防疾病、改善健康的机会;而一旦发病医疗费用将远远超过预防性治疗的费用。由于许多人出于担心基因信息的泄露,不敢进行基因检测,这无疑会妨碍科学的发展。另外,如果对基因歧视不加防范,会形成所谓的“基因劣等阶级”,这与人类平等是背道而驰的。

  基因歧视须防范

  现在是基因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基因歧视现象可能会更严重,2005年2月美国参议院已通过了禁止基因歧视法案。迄今为止,我国尚未见基因歧视案例的公开报道。但基因检测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基因歧视现象很可能也会出现,这并非杞人忧天。

相关时政专题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