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调查的21家大医院中,90%的医院在看病高峰期院内、外停车位都严重不足;超过50%的医院自有的停车位数量是日门诊量的1/30甚至1/100。其中,日门诊量达到一万多人次的广东省中医院(惠福院区),院内只有99个停车位;日门诊量达到1800-2000人次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院内停车位只有38个;最为突出的莫过于日门诊量经常保持在5000人次左右的广州市儿童医院(人民中路院区)、日门诊量达1800人次的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眼科医院,院内一个给患者停车看病的车位都没有。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无法扩张,所以造成车位紧张。”这是医院方最普遍的解释。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的相关负责人向新快报记者坦言:“据我们现在统计的数据看,医院每天车辆进出量达到了6000多台次,也就是说,每天有3000多辆车进入我院,而我们现在的车位还不到1000个,尽管有的车辆停留时间不长,但按这个数据来计算,至少还需要增加1000个车位才能满足需求。”“不够,还缺800-1000个车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而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相关负责人则认为,随着就医者的停车需求不断增长,停车位一定是不够的,缺多少也无法定量。
三成医院
非高峰期可能有车位
据调查统计,早上看病高峰期过后,有30%的被调查医院在下午可能会有少量停车位空出,包括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并不是每天下午来了就有停车位,还要看‘运气’。”上述医院的保安们告诉记者。
而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除周一、周二上午车位紧张外,其他日子车位全天够用。在周末,大部分医院院内、外停车位相对都比较充足。
仅两成医院患者停车优先
省妇幼保健院、中大附一院、中大附属三院和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患者优先停车。
记者实地调查发现,大部分医院有限的停车位都优先本院职工使用,在部分医院,停车条件较好的院道、车库只允许本院职工停放,有的医院还为“机关领导”留有专用停车区域。在非看病高峰期,这部分“专用车位”没有停满时,才允许普通患者的车辆临时停放。
在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改院新建的新门诊大楼貌似解决了旧楼没建地下停车场的局限,解决了部分车位问题。但记者从医院门口保安和门外咪表停车位工作人员处了解到,这些停车位是“给院领导和医生用的”。“我们的停车位连领导都不够用,哪里还有给病人的停车位?”当记者就“医院安排多少停车位给患者使用”采访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相关人士时,他这样反问记者。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18家被调查医院中,仅有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和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4家医院明确表示会优先患者停车。据了解,为了缓解停车难问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不惜成本,在附近商业停车场高价租用了六十个停车位给职工停放,而把院内的停车位腾出来给病人;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规定该院职工不能在停车场停车,把尽可能多的车位让出来给就诊患者;而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在近期则出台了《门诊停车管理规定》,目的就是院内的车停在指定场所,腾出车位供患者使用。
三成医院表示可能会扩建停车场
据了解,目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院正筹建一个三层约400个车位的地下停车场。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正在筹划将医院扩建门诊大楼并建设立体停车场。中山三院新大楼建成后,新增的一百个停车位全部给患者停车。
此外记者也了解到,广东省中医院将进一步建设医院配套停车场,计划增加245个车位,尽可能满足患者需求;珠江医院表示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增加400个车位;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也表示将在接下来2-3年增加100个车位;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的停车场扩建项目也在计划中。
院内停车位相对比较充足的南方医院则表示会加强电子识别系统的建设,加强停车场的管理,定时公布每个停车场的车位信息,确保车位满负荷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