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医资讯  >> 行业信息  >> 查看详情

低碳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来源: 中医养生网  日期:2017-11-26 12:59:22  点击: 
分享:
  核心提示:低碳是今年以来最热门的话题。但低碳经济怎样影响人类发展?人类社会的低碳之路该怎么走?请听国内众专家、官员在刚刚闭幕的“2010中国(山东)绿色产业国际博览会”上发表的观点。

  彭近新:外国低碳经怎么念

  高碳经济曾推动过工业化进程,并在物质、政治、精神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对生态文明起到了三大负效应,即环境污染、生态退化以及气候变暖。

  现在的低碳经济,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出现,1930年代的美国能源和1950年代前苏联的原子能核电站都是低碳经济的标志。新世纪以来,人类已经进入低碳能源、低碳经济的时代,英国宣布的能源规划和日本宣布的低碳社会,都反映出人类开始重视能源,开始转变到经济发展理念和经济发展模式。相对于中国,日本的能源结构多元化、均衡化、低碳化。日本在经济上有支撑能力,是全世界第一个建设《低碳社会促进法》的国家。他们的优势企业,例如丰田汽车、三菱汽车、日立等公司在技术方面可以做到既能节能发电,又可以蓄电。技术上的创新使得日本在这些方面取得优势,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并肩发展。

  如今发达国家拥有产业、能源、技术、掌握游戏规则和话语权等各种优势,而且主导着碳排放交易。所以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对称的弱势地位。中国不能错过低碳转型的良机,在决策的时候,应该立足与能源、资源的存量、增量和服务功能,同时进行技术创新。和谐的生态就是良好的经济。

  肖兴基:有机农业与节能减排

  因为制造氮肥等化学农药,给常规农业带来环境问题。农业污染已经占全国污染源的1/3-2/3,如果发展有机农业,则可以不用化肥,减少运输和原料。

  畜牧业方面,采取生物质能源,零排放农药,通过土壤的追肥、降低碳排放等方面可以减轻温室相应;养殖业方面,有机农业可以减少甲烷的排放,中国的南方猪、狗模式都是节能减排很好的模式。

  有机生活的理念,健康、环保,每天都做一点,采取很好的有机方式,这样可以很好的保护我们的地球。

  饶及人:绿色建筑不仅仅是节能

  绿色建筑的定义不只是单纯的节能,更希望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达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空间,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建筑。

  之前所谓的绿色建筑,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对生态环境的保障,主要靠用户、开发商自觉行为及强制性来推动的,而忽视了对建筑节能的经济政策使用。仅仅是房地产开发商为了提高商业声誉的一种手段,现在的绿色建筑,不仅是指在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环境因素,而且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低,以提供给人们健康、舒适、无害的居住使用空间,在拆除时,也能将环境危害降到最低。在绿色建筑的评估标准和细节方面,大都包括强制性跟控制性、一般性三种选择。

  据统计,中国既有建筑430亿平方米,每年增长16-20亿平方米左右。目前建筑相关能耗占全部能耗的46.7%,其中包括建筑能耗、生活能耗、空调等30%,以及建筑材料生产过程中耗能占16.7%。建筑建设已经有三次绿色革命,第一次是邓小平在深圳发起的市场革命;第二次是信息革命;第三次应该是当下的低碳革命。目前中国对绿色建筑的相关法规已经相当完善,而且各省市也在此方面做了很多的绿色工程。

  潘家华:问题不是转不转,而是如何转

  法国一个发展部的部长和我说过,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蒸汽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是汽车时代、石油世纪,21世纪应该属于中国人的世纪,是可再生能源的世纪。

  中国现在所面临的低碳转型,好像是主动的,但有被动色彩。现在中国的低碳革命是一种刚性约束下的革命,它并不是一种技术引领,是拥有技术后自愿跟进的革命。

  中国政府曾承诺过,在2020年全国温室气体强度要下降40%-45%,实现低碳经济的转型。现在全世界内,中国的减排工作做得最好。

  有人说中国是缺油、少气、富煤矿。曾有数据表明,中国的石油储量只能用11.3年的时间,全世界的石油存量可供使用42年。中国的煤炭只能用38年,全世界的煤炭量也只能用112年。

  这就是事实,人们无法想象30年、50年以后没有能源、没有电的生活。所以说,问题不是转型不转型,而是如何加速转型。

  低碳需要满足一定的低碳标准,一步步往前行。如果中国在2020年实现下降40%-45%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中国就是低碳的;如果发达国家实现了,他们就是低碳的。所以如果青岛制定一个低碳规划目标,实现后青岛市就是低碳的。

  发展低碳需要的资金则需要我们自己筹措。欧美有些国家搞交叉补贴,更优秀的做法是提高能源产能、加大研发投入。美国通用电器2009年投入15亿美元用于研发、2010年研发投入达到30亿美元、2015年增加到100亿美元。一个企业在研发上投资这么多正是为了培育竞争力,属于前瞻性的开发技术产品。

  中国企业需要当心的是产品的碳痕迹、碳标签。产品碳痕迹过高,中国的企业就无法走向世界。从这一点来讲,现在低碳转型,实际上是一种自我竞争力提升的过程。

相关行业信息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