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医养生  >> 中医常识  >> 查看详情

控制传染病的方法论:五运六气

来源: 中医养生网  日期:2020-01-29 14:45:27  点击: 
分享:
西方医学对流行病的认识基于细菌学和免疫学。它把研究对象进行分解、分析,然后寻找致病原和抗体,发明疫苗,这样做确实客观而有成效。可是,随着耐药性新型病毒的不断出现,研究抗体的速度远远落后了。等疫苗研制出来了,传染病往往已经过去了,死伤已经造成,不可避免,并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

中医对传染病的认识基于细菌所产生的环境。按照“天人合一”的理论,细胞之所以能够产生与传播,根源就在于当时的环境适合。毕竟,细菌是依赖组织液活着的,它的力量与组织液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只有组织液适合细菌产生与传播,传染病才有可能产生,如果组织液不适合细菌产生,那么传染病根本不可能产生。更重要的是,按照天人合一的理论,细菌的个性与最初的产生环境的性质是一一对应的,可以看成是最初产生环境意志的一个缩影。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以了解细菌的性质,进而找到有效的控制方法。

早在《黄帝内经》时代,中国先人就提出了五运六气异常致疫理论:“气候时令有未至而至、至而未至的太过和不及”。即疫病都不是随机产生的,而是当时的环境适合这种病毒产生并传播才导致的。要想有效治疗,就必须改变病毒的生存环境,让它在这里生存不下去,如此疫病可治。《内经》还根据疫病和五运六气的关系提出了病因病机理论、诊治理论及方药理论,建构了一套完整的控制疫病的方法。之后,《伤寒杂病论》中也论述了疫病产生的主要原因:“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即时行瘟疫的流行原因是由于:在应该变暖的春天出现寒冷的气候,在大热的暑天反而天气凉爽,在秋高气爽的季节却汗流浃背,在三九寒冬感受到了小阳春的温暖。一句话,气候的反常是疫病的根源。

在西方科学中,宇宙空间被认为是空无一物和对称的,这样一来,人和自然变化就没有一点关系。而在东方科学中,空间被认为连续着不对称运动的统一物质,万物都是在反抗这种不对称运动中产生、发展、壮大、衰退、灭亡的,万物的变化和自然变化是一一对应的,传染病的产生也是一样,它是自然环境的寒、热、暑、湿、燥、风等偏离一定程度才出现的。

那么自然是如何变化的呢?中国先人用五运六气描述了它,它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组合告诉我们,今年和明年有什么不一样,这一月和下一月有什么不一样,今天和明天有什么不一样,这一时辰和下一时辰有什么不一样。比如,2019年是己亥年,土不及,风大行,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年运是风木相火为主,2019年冬天为什么易发传染病,根源就在于它的主气是太阳寒水,客气是少阳相火。相火过旺是细菌产生并容易传播的关键。到了2020年是庚子年,金过旺,燥气胜,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年运是火燥气太旺。一气主气厥阴风木,客气太阳寒水,说明春天是倒春寒,不利于疾病预防,只有到了二气,主气是少阴君火,客气厥阴风木。君火出山,相火被制,不利于细菌产生和传播,那时,传染病就停止了。

可笑的是,西方科学至今还没有认识到自然是在变化中存在的,因为他们所依赖的精密仪器观察不到这种变化。不过,只要你有一点常识,就知道真实的自然是在变化中存在的,最典型的就是引力的周期变化,要知道地球围绕着太阳、月亮围绕着地球是椭圆形轨道,距离的变化肯定会引起引力变化,可精密仪器却测不到。

与西方科学不同,中国先人则把人看成是地球的一个缩影,类比潮汐效应认为到自然变化影响着疾病的产生。2019年的传染病也是一样,它都有内因和外因,内因就是一个人的体质偏性,外因就是自然变化,只有当自然变化不断加剧了人的体质偏性,使之偏上加偏,疾病才会产生。因此,这次传染病只会感染某一类体质的人,我们不必草木皆兵,人心慌慌。这一类体质就是肺功能低下的人,本来就肺功能弱,再加上相火来克,风木反克,使它弱上加弱,这就是发病原因。


一旦明白了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就有了,在《内经》中,由各种气候异常引起的疾病该如何治,在后面的“运气七篇”中说得很清楚,我们只需要按图索骥,就能够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历史上都是按照这种方法控制了传染病,保证了中华民族的永续。

而西医呢?从过去到现在都没有一个成熟的病因学,它一是不承认疾病和自然变化的关系,二是不承认疾病和整体的关系,最终只把病因归于局部的细胞,或者说细菌、病毒等。事实上,这根本不是病因,而是疾病的结果,理由很简单,不管是细菌还是病毒,它们都是依赖组织液活着的,它们的力量与所依赖生存的环境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因此,细菌、病毒产生的真正原因不是细菌和病毒,而是它们所依赖生存的组织液环境。病因都认识错了,你想治疗方法有可能正确吗?

事实就摆在面前,尽管西医高度发达,可面对传染病仍旧是毫无还手之力。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说,近20年来,新出现的和卷土重来的传染病至少有30种,仅1995年,全世界死于传染病的人数高达1700万人。而真正使我们民众亲历恐慌的则是先前的HIV,和现在的SARS。医学专家的恐慌则源于他们的对手微生物具有极强的进化优势。据称,发现青霉素仅一二年,第一批耐药生物便出现了。从那时起,西方医学就陷入了一场生物学领域的'军备竞赛'。医学专家不无忧虑地说:'一旦所有的致病微生物对抗生素都产生了抗药性,我们将怎么办?……那将是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场灾难。'无论如何,人类无法根绝病毒的存在,西方医学与病毒敌对的对抗态度,使他们面临的将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役。

中医的存在是中华民族之福,它帮助中国过去数千年来躲过了无数次大的传染病的侵袭。就拿解放后的中国来说吧,1956年为农历丙申年,这一年气运为少阳相火司天,三之气的主气、客气也是少阳相火,引发了'乙型脑炎'流行,名医蒲辅周根据当年北京气候偏湿的特点,用白虎汤加用祛湿之药,疗效达90%。四之气为阳明燥金,其病随之消退。2003年为癸未年,这一年五运所属为火运不及,上半年是太阴湿土司天,其中二气少阴君火主气,客气也是少阴君火,大火当令,火气太过则瘟疫流行,南方气运早至,所以先时发病。当时非典和今天的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一样漫延全国,正是有了中医,才迅速控制住了传染病的漫延。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医在对待传染病方法不仅有成熟的方法论和治疗方法,而且有着数千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只是现代人抛弃了中国传统文化而不认识罢了。说起来很悲哀,明明是更接近真理的东西,却被中国人自己抛弃,明明是连病因学都不完整的西医,却被当成是唯一的科学。如果我们真的把中医抛离了,就会象西方诸多文明古国消失一样,最终被大的传染病消灭。现在是应该醒醒的时候了。

相关中医常识

  •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洗澡也可以养生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洗澡也可以养生

    我们洗澡时,往往只注意清洁自己的肌肤,却忽略了热水及浴室温度所带来的意想不到的功效。从中医角度讲,洗澡时利用“水热”条件,适当按摩一些平时不太注意的部位,也是一个养生过程,对健康很有好处。 颈后部: 提升阳气,预防感冒。中医认为,督脉为阳脉之海,总领一身阳气,而颈后部那个最凸起的地方是大椎,为三阳、督脉之会,也就是说,全身的阳气都在大椎穴处交汇。用热水冲洗这一要穴,对风寒感冒、咳嗽、头痛等都有辅助治疗效果。 三角窝: 降压通便,缓解失眠。耳朵上面有个三角区叫做... [阅读]

  •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中药养生保健是我们中国人最为难熟悉的养生保健方式之一,尤其是药膳养生保健法,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小编告诉你一些关于中医养生保健的小常识。   相对西医来说,中医离我们的生活最近,也最为密切!   人人都知道,如果风寒感冒,熬点“生姜红糖汤”喝一喝,盖厚被子出一身汗,睡一觉后就神清气爽,感冒不治而愈。——其实,生姜、红糖、大蒜、葱白都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中药。我们在吃生姜的时候,感觉味道温辣,属于“温热&... [阅读]

  • 娸鈦中医养生网气血不足是什么原因 需调脾胃 娸鈦中医养生网气血不足是什么原因 需调脾胃

    气血缺乏会影响脏腑功用,使人易衰老,免疫力降低,呈现身体瘦弱、头晕耳鸣、肌肤枯燥、头发干燥、失眠健忘、精神恍惚等表现。格外女人,格外简单呈现气血缺乏的情况。不少女人朋友因而常自行购买人参、黄芪、当归等来补气血,但往往并没有收到效果,反而呈现消化不良等表现,这是为何呢? 中医以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的生发以及生命活动的保持都离不开脾胃。脾胃衰弱,人体就无法从食物中摄取到满足的养分并将其转化为人体必需的物质,然后发生气血缺乏的病症。可见,气血缺乏一般只是表象,脾胃功用失调... [阅读]

  • 中医教你祛体湿 中医教你祛体湿

    入夏后,人体内的湿气也会日益加重。体内湿气过多会影响到身体健康。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遇热则成为湿热,遇风则成为风湿,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 判断体内有湿简单的方式就是看大便。体内有湿的情况下,大便溏软不成形。此外,舌苔腻,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说明体内有寒湿;如果舌苔黄腻,说明体内有湿热。体内湿气过重,觉得困倦、四肢沉重、没有食欲、手脚冰冷、皮肤起疹、脸上黏腻不舒服,甚至出现胃肠道症状,即中医讲的“湿重如裹”。专家指出可以用以下方法祛除身体湿气。 勤运动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