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医资讯  >> 媒体关注  >> 查看详情

从潲水油到潲水猪:对长沙多家养猪场的调查

来源: 中医养生网  日期:2017-11-26 13:04:41  点击: 
分享:
  “我估计,目前分布在长沙市近郊的养猪专业户,最少也有1万户,早在十多年前,很多人就来到长沙,在郊区的一些农村租用当地村民的闲置地或空房子,专门养猪。其饲料主要就是从宾馆酒店中收回来的潲水,可以说,城里人几乎没有没吃过潲水猪的人。”

  ——一位多年从事潲水猪收购者如是说

  养猪场成潲水最原始的流向

  2010年3月27日。河西某大学食堂,大的塑料桶里还残留满桶昨日留下的潲水、剩饭菜,上面浮着一层厚厚的油垢。5名食堂女清洁工正在吃饭,得知记者想知道这些潲水的去向时,她们透露:“应该是附近养猪的拖去养猪,清早和中午12点半会来。这些东西抢手得很,像这种3000多人吃饭的食堂,承包一个月的剩饭剩菜,大概要1200元/月。”

  一名在食堂干了5年的张女士介绍,“这里经常有一批人在食堂周围地沟里赶早摸黑捞油!不知道他们拿这些油作什么,那些又不是潲水,猪吃不得。这些油很有可能像报纸所说的,流入餐桌做食物用油?”“那些小摊、小餐馆、烧烤店、油条店的用油值得怀疑!”一旁吃饭的清洁工也表示。

  随后,记者暗中调查附近30多家小餐馆,每个餐馆都有一个装剩菜剩饭的塑料桶。调查得知,这些剩饭菜每天都有人来收,有的给老板点钱,有的不用给。当问及这些餐厨垃圾的用途时,大部分表示拿去喂猪,有些人拒绝回答。

  中午12:30左右,一辆破旧的三轮汽车拖着三个绿色胶桶穿过人群,开往河西某大学食堂——车主叫张明德(化名),50来岁,偏瘦,男性,嘴里叼着根烟。(法制周报新闻热线:0731-84802117)“师傅,你拉这些潲水用来干嘛?”他定眼看了看记者,顺答道:“喂猪。”记者为了证实,表示要随他一起去养殖场时,张明德有点警惕:“你是做啥的?”当记者介绍自己是大三学生,正在做一个关于地沟油、潲水油流向问题的调查报告时,才放心上楼拖油。半个小时左右,张明德上上下下十多趟,整整20桶。装好之后,记者搭车随张明德一起去养殖场。

  回收潲水还得拉关系

  麓山南路上,周末的车辆和人群特多。约摸半小时后,过了中南大学本部,三轮车拐入小道,朝杨家寨农家乐、桃花岭方向奔去,顿时,成片的菜地、屋棚出现在眼前。随便一数,像张明德这种拉潲水油、租地养猪的大概有二三十来户,大部分都是宁乡过来的。再转一小弯,便折入了张明德家,前坪堆了用来烧火用的废木材。

  一般而言,这些运回来的潲水饭菜,要先在大锅里煮沸,将潲水渣和潲水油分离开来。这些吃潲水渣的猪都要一年才能出栏。张明德径直将记者拉向一间一间隔开的猪圈:“像这样栏猪,10个多月了,大概有250斤一头。一般的饲料猪三四个月就能出栏,我这猪至少要一年才能上300斤,要不别人不买。”

  在这养了11年猪的张明德无奈地说:“像我们这种养殖户,一般是少赚少赔,今年年初,猪的价钱一直不好。现在西南大旱,玉米歉收。原来六七十元一袋的饲料现在卖到了120多元一袋。像这种猪,每天每头至少要吃7元钱的饲料,但一天长不了一斤肉,现在生猪的毛价才4-6元/斤。所以,若用饲料养猪,每天每头至少要亏2元。现在我拉这些潲水养猪,至少不会赔。”

  记者调查得知,这里的养猪户大多将分离出来的潲水油卖给专门收油的人,而张明德却没有经过这一道分离程序,他明知道猪吃了这些潲水油会长得慢些。(法制周报新闻热线:0731-84802117)“我这猪习惯了,油吃多了容易饱,少吃些。反正我这猪都是打算一年之后才卖的。”张明德表示:“河西这边租地养猪的很多,所以潲水抢手得很,有时要想拉到某个食堂的潲水,还得和食堂老板拉关系,送礼,钱少了他就会让别人拉,没办法。”

  或经正规食油公司回流餐桌

  “前不久,有媒体说,每年有200吨-300吨潲水油、地沟油都上了餐桌,你怎么看待?”记者问道。“哪里有那么多,现在他改口了,怕是顶不住压力。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张明德对此早有了解:“潲水油有部分进入了餐桌,这是肯定的,但很多都是通过正规渠道,比如大型的食用油公司,加工之后,再一瓶一瓶装好,通过质检,流入市场。”

  张明德强调,河西大学城大部分潲水油都流入了养殖场,地沟油和部分潲水油流入化工厂,用来做油漆、生物柴油、饲料等,流入餐桌的还是少部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长沙市餐厨垃圾的回收处置亟待完善,有相当一部分地沟油、潲水油被当成垃圾,排放到下水道,污染湘江等河流。

相关媒体关注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