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以幽默率真、坦然说性著称的个性官员说,中央部署建设文化强国,除了要发展“白天的文化”,还不能忘了“夜晚的文化”。他透露,继前年热卖的《枫哥说性》,今年将推出新著《枫哥品性》,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书中会揭开“性文化”的神秘面纱,让其走进大众。在11月11日这个百年一遇的“神棍节”,有关部门将召开“被窝子”工程论坛,呼吁社会关注剩男剩女的“性福”问题。
南方日报(微博):广州性文化节到今年已连续举办了9届,之前的8届共迎来了三百多万人次入场,在国内外影响很大,甚至被坊间誉为“性奥运会”。为什么在众多的性文化节中,广州性文化节能够独树一帜,把这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活动变成一个狂欢节,并在媒体上引起全民热议?
张枫:自从2003年我们首开风气以来,“性文化节”可以说在中国遍地开花。其实,在首届性文化节于广州开幕之前,北京、上海也曾筹备过性文化节,不过最后都夭折了。而广州性文化节越办越火,因为广东是中国改革的前沿阵地,广东人的思想解放程度、对新事物的包容程度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我们有开明的政府,有热捧的市民,有干事的队伍,有鼓与呼的媒体,最关键的是我们真正把它当作一场性文明、性健康、性科学洗礼的活动。让广大群众更多地了解性与生殖健康、少生优生等方面知识,促进夫妻恩爱、家庭幸福、社会和谐。
没有“性福广东”
何来“幸福广东”
南方日报:今年性文化节的主旨是“打造被窝子工程,建设幸福家庭”。老百姓的钱袋子、米袋子、菜篮子,这些领导们都很关注,为什么你会一直积极推动“被窝子”工程呢?
张枫:我们重点关注流动人口、单身人士、离婚一族。往深里讲,“被窝子工程”并不是单纯的性问题,它涉及到各个人群在现代都市中的生活质量和精神归属。米袋子、菜篮子问题关系群众的温饱问题,而性问题则关乎他们的精神生活。
首当其冲的是流动人口的性问题。今年国家计生委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称,目前,中国流动人口总量已达2.21亿。近3年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以每年1千万的速度增长,未来30年,还将有3亿农村人口进入城镇,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人群。众多的农民工离开“他”和“她”,长期不能解决个人性问题,处于“饥饿”状态。一些农民工为了缓解性压抑,就去一些色情场所,沾染上了性病,甚至有个别人做出性骚扰、性侵犯的行为,触犯了法律。我曾经先后两次在省“两会”期间大力呼吁关注老百姓的性问题,不做噱头,不出风头,真正把人文关怀落到实处。
南方日报:所以你说过,没有“性福广东”,何来“幸福广东”?
张枫:“幸福”是一个广义的命题,是涵括了精神和物质双重需要的理想状态。而“性福”,则是源于身体生理和心理的一种内在需要。幸福包括了性福,幸福的核心是性福——这是西方理论家赖希“性欲伦理学”的思想。
年前,有领导去山区慰问一个“光棍”,送上三百元钱和一袋大米、一桶油,领导问他生活上有没有困难,光棍说白天没困难,但晚上有点难熬……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既要关心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也要关心他们的“被窝子”。
要让剩男剩女
安然度过“性待业期”
南方日报:作为本届性文化节的重头戏,“被窝子”工程论坛为什么要放在2011年11月11日这个百年一遇的“神棍节”来开?
张枫:选择在“神棍节”开论坛,是要关注“光棍”一族、离婚一族。随着人们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人们的结婚年龄从上世纪初的20岁左右推迟到现在的30岁以上。在性成熟期越来越提前,而成婚年龄越来越延后的情况下,人们的“性待业期”日益延长,甚至达到或超过了10年以上。今年初,首份中国城市“剩男剩女”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出炉,广州参与调查人数最多,居全国之首。数据显示,“剩男剩女”目前的心理状态中,快乐情绪仅占25%,“孤独寂寞、平淡、焦虑”等负面情绪占75%,“婚恋误区、多重压力、夜生活频繁、过度晚婚、过度晚育”成威胁“剩男剩女”健康的潜在“杀手”,甚至近两成“剩男剩女”有长期性压抑。处于“性待业期”的单身一族,容易出现非婚性行为,多性伴、不洁性行为等。我们更应该倡导全社会共同关心,广泛地普及性知识,宣传性健康的意识,增加性心理疏导的渠道,为广大单身人士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交生活、文娱活动,让他们安然而健康地度过漫长的“性待业期”。
南方日报:离婚一族的性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张枫:民政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离婚率已连续7年递增,2011年一季度全国共46.5万对夫妻离婚,平均每天有5000多个家庭解体,离婚率为14.6%,其中北京、上海及深圳位列离婚率前三甲,超过20%。我们曾做过调查,在一万对夫妇结婚的同时,大约有4500对夫妇在闹离婚,其中八成左右是因为性问题、性关系不和谐而闹离婚。可见,很多离婚人士是因为性出问题才走出婚姻的。我们要引导他们去正视性问题,一方面是如何修复自身在性问题上的负面体验,检视和提升自身的性修养、性知识;另一方面,如何解决性压力,平和地度过“后单身时代”,迎接新的情感生活。
省领导给我鼓劲
要把“被窝子”工程搞好
南方日报:前年性文化节,你推出的《枫哥说性》丛书引发了全国关注,听说今年又将出版《枫哥品性》。作为厅级干部,你这些年来一直在公开谈性,会不会与官场传统不符,甚至会被说是“不务正业”?你有没有压力?
张枫:呵呵,书可以先留个悬念。我们本周四会开《枫哥品性》的首发仪式和研讨会,到时再和大家详细介绍。
其实,谈性,倡导性文明、性道德,本来就是我这个计生委主任的“分内事”。我常讲一句话,“有性就有孕,有孕就有命,有命就有性。”我还有一个头衔:当了三届中国性学会(微博)副理事长,还兼广东性学会会长。有几位朋友曾跟我开玩笑说:“张枫你也是一个干部,整天热心于两腿之间的那点事,还搞什么‘被窝子’工程,被人笑话,值得吗?”我马上回答:不是呀。两腿之间无小事,“被窝子”工程很重要。这里有少生问题,事关基本国策的落实;这里有优生问题,事关民族素质的提升;这里有夫妻性和谐的问题,事关幸福家庭的建设;这里有防治性病的问题,是事关国家兴亡的大事。总之,不管别人怎么看我,我还是要致力于繁荣性文化、为民谋性福。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性学的重要发源地。像上世纪初期的“性学第一人”、“性学博士”张竞生就是广东人。大家都知道,我经历比较丰富,做过知青、卖过几天咸鱼、当过兵、干过工人,性格豪爽,爱说笑话。我认为,官员也应有个性,有棱有角,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如果官员做成了“官圆”,处处圆滑,还有什么意思?一位省领导就给我鼓劲,“张枫,要继续把你的‘被窝子’工程搞好啊!”
本届首倡“性美文化”
让性摆脱温饱阶段
南方日报:有些人说,性文化节上,性很火、文化很冷。本届性文化节第一次提出并倡导“性美文化”,是出于什么考虑?本届性文化节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
张枫:本届性文化节推陈出新,概括起来有10大亮点活动,包括:一部丛书、两项大型活动、三个性学论坛、四场性美文化展。
这次特别引入了“性美文化”理念。它包涵了文明的美、道德的美、视觉和听觉的美、触觉与感受的美。和谐的两性关系也是性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之美的前提是两情相悦,它包含了人格上的平等和互敬、互爱,“二奶”、“小三”这样有违伦理道德的两性关系不可能和谐,像河南洛阳“性奴”案那种挟迫操控的性关系也不可能和谐。
当今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时尚潮流也蓬勃发展,我们对性的追求也应该跟上时代的脚步,不应还只停留在“生理”和“温饱”阶段。倡导“性美文化”,就是要提高人们对性的精神层面的享受,感受性的文明之美、和谐之美、丰富之美。
为突出性美文化,此届性文化节安排了《性美艺术品展》、《人体艺术摄影展》、《性福进万家美画展》和秦汉唐性美文化系列展。
除了展馆内丰富多彩的展览和表演外,展馆外还有很多值得推荐的内容和有益的项目供市民参观和参与,如《2011年全球及中国十大性闻事件评选》、以“幸福广东和谐你我”为主题的《建设幸福家庭,打造被窝子工程》全国有奖征文活动两项大型活动。而省性学会第15次学术年会(广东省性学会)、大学生论坛和现场专家论坛三个性学论坛,主要围绕“建设幸福家庭,打造‘被窝子’工程”、“如何正确看待婚前性行为”、“不孕不育”广东现况等主题进行探讨。可以说,本届性文化节的内容丰富多彩,我希望没有参加过性文化节的人都来看一看,接受一次科学的性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性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