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医资讯  >> 媒体关注  >> 查看详情

天津“注胶虾”监管7年未绝迹 官方称系媒体炒作

来源: 中医养生网  日期:2017-11-26 12:22:59  点击: 
分享:
  2月23日下午,《法制日报》记者再次致电天津市工商局,询问查处“注胶虾”的进展情况。该局新闻中心卢主任告诉记者,近两日市里相关部门都在紧急商讨相关事宜。天津市工商局随后给记者发来了一份《工商部门全面开展“注胶虾”专项整治行动》的情况汇报,其中提到,截至目前,累计出动执法人员5096人次,检查各类市场1657个次、水产品经营者7475户次,查获疑似“注胶虾”22.55公斤。

  2月21日,《法制日报》视点版以《天津“注胶虾”事件最新真相调查》为题,报道了天津水产市场“注胶虾”的疯狂。据商户披露,疯狂的时候,大商家一天能注好几万斤。而且,一些不法商户不仅注胶还注化学物质。天津及周边地区的多家明胶生产商,也证实了他们经常给山东、天津等地的水产商供应明胶。

  报道引发社会强烈关注,当天即有近200家媒体及门户网站纷纷予以转载评论。

  在调查完“注胶虾”批发环节的问题后,《法制日报》记者再次以顾客身份走进天津市和平区长春路的一家菜市场,想看看“注胶虾”是否依然流通于市面上。

  结果是,两家水产店老板均向记者承诺:“绝对不注胶,注胶赔你钱。”

  据水产批发商陈敏介绍,目前天津市有很大一部分水产商户都已与所在市场签订承诺书,如果销售注胶虾,将罚款2至5万元。

  这样的状态如果得以保持,将是百姓大幸。然而,陈敏对此并不乐观,她认为“风头很快会过去”,那样卖“注胶虾”的人的生意很快又会超过她们这些不愿意卖“注胶虾”的商户。

  对此,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也表示,“注胶虾”在7年前进入当地执法部门的监管视野后,至今依然频繁地出现在市民的菜篮中,这都是因为,在轰轰烈烈的专项行动背后,并没能建立起一个长效的、完善的监管机制。

  轰轰烈烈

  “注胶虾”十日清查

  2月16日,在被媒体曝光“注胶虾”事件后,天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在天津市食品安全网上发布了一条新闻《天津市政府采取果断措施迅速查处“注胶虾”》,称“‘注胶虾’2010年曾经在天津农贸、水产批发市场出现过,经过工商等监管部门整顿查处,得到有效遏制,但今年春节后,个别不法商贩唯利是图,生产、销售掺杂使假‘注胶虾’”。

  该条消息同时提出了具体的整顿措施,包括“开展查处‘注胶虾’专项行动”,“从2月15日至24日,市工商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十日清查”;动员全市检测力量、检测机构、专家骨干,加大检测力度,一经查明,坚决查处。

  此外,天津市食安办还提出,要紧紧依靠当地公安部门,形成打击合力,查清源头,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彻底根除“注胶虾”。

  按照这样的部署,2月18日,天津市工商局发布消息称,已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拉网式排查,并围绕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经营者增加巡查频次。

  而在王顶堤水产批发市场,总经理陈孟龙同样向《法制日报》记者介绍了该市场采取的一系列打击措施,包括发紧急通知、与商户签承诺书、挂条幅、播放广播提醒等。

  为了表示这些举措都已经付诸行动,陈孟龙还在办公室里将广播提醒的内容播放给记者听,并向记者提供了多份文字材料。但对于打击成果,陈孟龙却表示,在王顶堤市场中既未发现有人弄虚作假的注胶行为,也未发现售卖“注胶虾”的行为。关于此前媒体曝光该市场中存在的“注胶虾”行为,他表示:“不知道那个记者来没来过,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而《法制日报》记者2月23日从天津市工商局官方网站上获悉,已经查获的22.5公斤疑似“注胶虾”,经工商部门确定系从王顶堤水产批发市场流出,工商部门在上周末就已配合公安部门前往该市场进行调查。这与陈孟龙所称的“没有发现任何情况”相悖。

  检测之困

  一个并不存在的伪命题

  “注胶虾”是否危害人体健康,至今仍是缠绕在人们心中最大的疑团,原因就在于缺乏相关检测标准。

  天津市工商局食品监督管理处副处长崔洪涛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注胶虾’注入的是什么物质?是否构成制售有毒有害食品?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33、50、52条有关规定,应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去检测。”

  而当有媒体记者拿着两批“注胶虾”样品,试图找相关检测机构检测注入虾体内的“透明物质”为何物时,多家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机构都称“无法检测”,要有明确的检测项目和目的,才能做检测,否则没有目标和标准,“不知从何下手”。

  2月17日上午,天津市食安办召集天津科技大学等多单位9名相关专家对“注胶虾”的检测标准和方法进行研究。但参加会议的专家一致认为,我国目前对“注胶虾”还没有统一的检测标准和方法。

  为有效应对当前“注胶虾”问题,相关专家提出了几种方法:一是通过感观如肉眼,直接判定是否“注胶虾”,只要在虾中添加虾本身以外的物质就属于违法违规行为;二是根据“注胶虾”中有可能添加的明胶和琼脂等物质溶点不同的特性,可以采取加热或水煮等方法来鉴别虾中是否有非法添加物;三是组织开展实验性的实验室检测。

  可以发现,专家提出的几种方案均为操作十分简单的方法。正如天津市卫生监督所副所长崔春明所说:“‘注胶虾’根本不需要检测,肉眼就能分辨有没有注射。不管注射的是什么东西,都是不允许的,否则就是掺杂使假,就是违法行为。”

  水产批发商陈敏也告诉记者,有没有注胶,行内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显然,“注胶虾”在监管眼皮底下横行多年,关键原因并不在于检测上的难题。

  微妙态度

  食安办称媒体炒作“注胶虾”

  天津市食安办、工商部门以及王顶堤水产市场均坦陈,多年之前,“注胶虾”就已经进入了监管部门的视野。

  《法制日报》记者获得的一份由王顶堤市场和天津市西青区驻市场工商所联合下发的紧急通知上显示,就在春节前的2011年12月20日,两个单位还曾要求商户们:“从即日起,凡是在市场内销售虾类的商户禁止向虾类注胶。”

  而在陈敏的讲述中,则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你记住,想管,肯定能管住;但是像现在这样管,不行。”

  她所说的“像现在这样管”,具体是指“执法人员就在市场里溜达一下”。“你想想,我们这些批发商,前来进货的销售商,大家心里都明白哪些注胶哪些不注胶,天天在这儿管的人会不知道?”陈敏说。

  天津市食安办在打击“注胶虾”的专项行动中,还提出了一条措施,那就是发动社会力量,实行有奖举报,营造人人支持,人人参与,人人关注的社会监督氛围。

  事实上,《法制日报》记者从相关网帖以及消费者的讲述中了解到,市民对“注胶虾”的举报和投诉并不少,媒体对此也进行了多次报道。

  然而,天津市食安办发布的一条消息恰恰暴露了相关部门对社会监督的态度。这条报道专家研究检测方法的消息写道,“会议首先介绍了近期部分媒体炒作‘注胶虾’的情况”。

  记者此前到天津市食安办所挂靠的天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采访时,也仅得到这样的答复:“领导去开会了,想了解相关信息可以通过‘天津食品安全网’。”

  “注胶虾”会不会和以往的食品安全事件一样,最终不了了之?

相关媒体关注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