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医资讯  >> 媒体关注  >> 查看详情

村医马文芳:我就是为那169块钱活着

来源: 中医养生网  日期:2017-11-26 12:22:18  点击: 
分享:
  题:村医马文芳:我就是为那169块钱而活着

  中新社记者 石岩

  “我除了吃饱穿暖,没有积蓄。即便我儿子结婚,也没为他操办什么。我就是为那169块钱而活着的。”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60岁的马文芳如是说。

  作为现任全国人大代表中唯一的乡村医生,马文芳的正装掩不住乡村独有的淳朴与率真,他不时左右拉扯一下自己的领带给脖子“松松绑”,但与记者交谈时,却始终没有将领带卸下。

  马文芳的“169块钱”显有所指。1961年,就在马文芳母亲因伤寒病去世后的第五天,他8岁的弟弟也感染上了伤寒。村里父老乡亲你1分、我5分地自发捐钱,凑够了169元,将弟弟抬去县医院,但终因误了时候,孩子不幸夭折。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谁给我家捐了5毛钱。那时我就下定决心,这个恩情我一定要报。”马文芳眼圈泛起微红,“想起那时农民苦啊,小病拖成大病,大病不敢住院。我就想,自己就做个医生吧。”

  自那时开始,12岁的马文芳开始四处拜师求医。17岁那年,公社成立卫生班,马文芳入班学习1年,回来后便做起了村里的“赤脚医生”,“一根银针一把草”地为老百姓治病。

  其时,农村疟疾、麻疹、天花、鼠疫等传染病盛行,马文芳所在的村子单单疟疾病人就有360余人。马文芳和他的同伴们每天背着药箱登门,“送药到手、看服到肚、不咽不走”。

  “我一生中坚持三个原则:把病人当亲人;看病细致再细致;输水(输液)、住宿等不加任何费用。”马文芳说。凭借着这三条,马文芳的诊所时常爆满,最多时,一天接待了156个病人,“累得够呛”。

  “我是河南省百佳慈善家之一,说实在的,我捐得不多,但我保证把自己能捐的都捐出去了。”马文芳说。

  马文芳和自己的病人是那么熟悉,以至于别人在窗外喊一嗓子,“不管男女老少”,他都能一下子听出是谁。但马文芳和官员却比较陌生,以至于除了村里干部,他“再没有见过其他当官的”。

  然而,这些都阻止不了名誉的纷至沓来,2000年以后,马文芳先后当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乡镇医生。2006年2月,他在中南海受到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接见。

  “总理让我如实说,说实话,我就把农民看病难、看病贵这些基层情况如实汇报了个遍。”马文芳喝了口水,端杯的手有些颤抖:“总理听得很认真,他都听进去了。”

  当年温家宝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合作医疗补助提高”列为重要内容,有舆论将此与马文芳等村医的努力联系起来,称“村医建议写进总理报告”。

  2008年3月10日,温家宝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河南代表团审议,再次点名其时已为全国人大代表的马文芳发言,“当时给每个发言代表的时间是15分钟,可总理一问我一答,45分钟就这样过去了。”马文芳笑着回忆。

  当上了全国人大代表的马文芳更加忙碌,为了调研农村合作医疗,他自费“跑遍了”3个省18个县100多个村庄的100多个诊所,和100多个乡村医生进行交流,完成了有关“新农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调研报告。

  今年3月2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赴河南团驻地看望代表,当被问及“新农合”在农村的实施现状,马文芳回答李克强:“农民得到了实惠,农村医疗状况好得多了”。

  “但根本问题还没解决。”马文芳对记者说,国家还应加大对基本药物的补助,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保证农村医疗机构能留住人才,“这是个传承的问题,搞不好,就会出大问题。”

相关媒体关注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