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介绍,二维码只要有专门生成软件便可随意生成,但必须使用专用扫码软件才能解码。目前,多数市民对二维码的生成和解码原理不了解,极易被犯罪分子借二维码之名进行“高科技”的“包装”所蒙蔽。
去年下半年以来,广州警方受理了两起嫌疑人利用二维码“包装”后实施诈骗的警情。2012年7月22日,事主郑某在环市东路的家里,接到自称公安民警的来电,称事主涉嫌案件,要将存款转账到“安全账户”。嫌疑人要事主在柜员机输入二维码号码(实际为诈骗账户),骗取事主1万元。同年12月14日,事主黄某被人骗到机场路参加××互联网研究中心举办的二维码会议,嫌疑人利用事主对二维码的一知半解,以抢注中国知名品牌“二维码”可以获得高额利润为幌子,骗取黄某20万元。
只要有二维码生成软件,犯罪分子便可将病毒、木马程序或手机吸费软件等网址链接生成二维码形式的图形,几乎没有制作门槛。同时二维码又可以随意发布,一般伪装于打折、促销的广告,或热门游戏、系统升级软件中,诱导用户扫描,在联网状态下用户扫描后手机就会中毒,手机里存储的通讯录、银行卡号等隐私信息可能会泄露。
该类木马也可能在后台运行,使用户手机恶意发送收费短信,消耗上网流量,造成话费流失。载有病毒或木马链接的二维码,可广泛快速地在QQ、微信等一些即时聊天工具或者em ail中得到传播,稍不留意便被入侵。
警方提醒:
勿见“码”就刷手机要装防病毒软件
广州警方分析,随着二维码的使用人群和范围越来越广泛,由此可能引发的治安问题将会增加,有关二维码的冒充身份电话或网络诈骗、网络购物诈骗、涉案类电话诈骗、贩卖公民身份信息等违法犯罪行为可能会进一步增多。
针对二维码的新型犯罪,广州警方表示,将从主动联合通讯、工商等部门,对二维码行业进行规范,建立二维码安全数据库,并将二维码的发布权与企业的资质挂钩;对商家发布的二维码进行备案,登记入库,有效防止恶意的病毒或木马二维码借此蔓延。
广州警方提醒:
1.到官方应用商店、论坛下载二维码扫描软件。
2.不要见“码”就刷。扫码前一定要确认该二维码是否出自知名正规网站,一些发布在来路不明的网站上的二维码最好不要扫描,更不要点开链接或下载安装。
3.在手机中安装防病毒安全软件等防护程序,一旦出现有害信息,可以及时提醒和杀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