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深圳医疗卫生界的大面积腐败案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腐败的根源和病灶。正如一位退休的深圳公立医院副院长所说的,“自从1985年以来,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拨款逐年减少,现在只剩下10%,90%的经费要靠医院自筹。”在他看来,现在医院要生存和发展,就不得不从患者身上下功夫,把目光盯向患者的口袋。而能让患者掏钱的,一是药,二就是设备。
看病贵一直以来就像“大山”一样压抑着我们,一次次的药品降价,一点点地推进改革,却丝毫撼动不了这座沉重的“大山”。其实理由很简单,在政府投入不断减少的背景下,在90%的经费医院自筹的现实下,医院为了增收和盈利,本应公益化的圣洁之地,也驶上了商业化和市场化的“快车道”,而一旦公益性被市场化吞噬,又缺乏严厉的制约,制度性的腐败就像被打开的潘多拉魔盒,一发而不可收拾。多少公立医院在救死扶伤和驱逐利益的天平上,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把公益抛到了九霄云外,时时刻刻惦记着创收、创收。而这几年,医院院长更已成为高发腐败职业,而医疗卫生行业的商业贿赂,更是愈演愈烈,大面积、集体性爆发,令人震惊。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福祉,理应在公益的轨道上正常运作,而政府的投入,更是保障医院的本色不被破坏和玷污的坚守基础。试想,当医院领导、医生都整天想着如何从患者身上多捞钱,多赚那个自筹的“90%”,救死扶伤的医院,怎么还会把患者当成患者呢?
事实上,以公益性为核心,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的新医改精神,在相关的文件中屡次提及,两年前,卫生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以公益性为核心,逐步取消药品加成,针对取消药品加成收入形成的合理收入“缺口”,指导意见明确,首先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负责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政策性亏损补贴等。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就是一条: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和主导地位,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质,是新医改最闪亮之处。
深圳医疗系统爆出的大面积腐败案,在彰显打击医疗行业商业贿赂的决心的同时,更应令我们高度审视和反省之前医改的后遗症,并在新医改中着力解决,使看病贵早日能破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