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中掺三聚氰胺、面粉里加吊白块、用苏丹红腌鸭蛋……这些非法添加进食品中的禁用物质在坊间却一律被误认为是食品添加剂,使食品添加剂成了“背锅侠”。这已成为当前中国消费者在食品安全认知方面的最大误区之一。
2月25日,由广东省食品品监督管理局和有关媒体联合主办“安安有约――食科普大讲堂活动”在广州举行第三期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北京市食品添加剂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孙宝国就“辨析食品添加剂的谣言和误区”做了专题报告,为食品添加剂正名。
食品添加剂“很受伤”
有调查显示,80%的人认为食品安全问题是食品添加剂造成的,食品添加剂在中国可谓恶名昭著。针对这一现象,孙宝国指出:“食品添加剂是人类的伟大发明,人类使用食品添加剂历史悠久,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食品工业发展的今天。”
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舌尖上的美味”将失色不少。孙宝国以此作了举例说明:六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酿酒用酵母中的转化酶,就是食品添加剂,是一种食用酶制剂;两千多年前,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卤水点豆腐,卤水主要成分氯化镁是一种食品凝固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始于唐盛于宋的火腿制作技术使用亚硝酸盐作为防腐剂和护色剂,如果不用亚硝酸盐,火腿将出现肉毒杆菌繁殖,食用后对会产生极大的危害;南宋时期绍兴临安人发明了油条,所使用的明矾是食品膨化剂;红曲作为食品着色剂,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应用历史,现代研究发现其有保健作用。
合规使用其实很安全
为什么食品添加剂在中国被妖魔化?孙宝国认为,中国人的词典里以前没有食品添加剂,一些食品企业也不知道什么是食品添加剂,将非法添加物误会为食品添加剂是主因。例如把三鹿奶粉中非法加入的三聚氰胺当成食品添加剂,让食品添加剂平白无故地背了黑锅。其实,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是禁止人为添加到食品中的。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目的是提高奶粉中的氮含量,假冒蛋白质,属于非法掺假。此外,近些年,还有个别食品企业通过标示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即人们常常听说的“无添加”来误导消费者,“这其中国内外媒体传播不科学的解读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客观上也把消费者带入了误区。”
孙宝国指出,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和现代的美好生活。合理使用添加剂是有益无害的,它使食品更丰富、更安全,而滥用食品添加剂是人的过错不是食品添加剂的错。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中明确规定的食品添加剂已经过风险评估,可放心使用,但必须按照标准规定要求规范使用,滥用、超范围以及超限量使用是绝对不允许的。(陈海荣)
早春,新鲜的绿叶蔬菜甚为难得。这时候,菠菜就成为很多人家饭桌上的绿色美味。但是很多人又说菠菜有很多禁忌,比如不能和豆腐一起吃。这是真的么? 菠菜不能搭豆腐吗 这大概是流传最广的饮食搭配禁忌了。菠菜中含有大量草酸,豆腐中则含有钙。草酸与钙的结合能力非常强,草酸钙在胃肠里无法被吸收,因而菠菜与豆腐同食会影响钙的吸收。这在化学原理上没有问题。不过,问题没有那么简单。 其实有很多科学家专门研究菠菜对钙吸收的影响,有老鼠实验也有实验。因为实验设计的不同,结论也... [阅读]
碘缺乏或碘过量都会引起甲状腺异常,导致甲状腺结节形成。碘缺乏会影响甲状腺激素合成,尤其是对女性。缺碘对不同年龄人群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胎儿期可出现流产、死胎、生长发育畸形,新生儿期会出现甲低、结节性甲状腺肿,克汀病等,儿童和青少年缺碘会出现智力缺陷,体格发育迟缓,亚临床克汀病,缺碘会出现结节性甲状腺肿、甲减,例如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 除部分严重甲亢患者外都可食用碘盐。目前,防止碘缺乏最好的方法是食用合适的碘盐,其次是可食用富含碘的食物,如紫菜、海带、海鱼、海蜇、海参、... [阅读]
随着人们对营养健康的越来越重视,在网络上、朋友圈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有关于健康营养的小建议。一直以来,关于果蔬皮有“神奇”功效的说法也颠覆了很多人的认识,原来一直扔掉的果蔬皮竟然比果蔬本身还有营养价值?那么,果蔬皮真有那么好吗?果蔬皮我们到底是吃还是扔呢? 果蔬皮到底能不能吃 首先,我们来看看为什么好多人不吃果蔬皮。总结了一下,大体有以下几种原因。首先是习惯了。从小妈妈没有做过,所以不吃,也不会给孩子做着吃,这也是一种传承;再有就是不好看,不好吃。果蔬皮... [阅读]
真正爱自己的女人,不会仅停留在购买时髦衣服、名牌包的外在层次上,而是懂得如何通过科学饮食、物调理、运动和休息,让健康更加持久。“三八妇女节”之际,不妨听听解放军309医院营养科主任左小霞等相关权威专家根据女人的生理特点,总结出适合女性朋友的“女人菜”和“女人”,让女人的健康生活从食疗开始。 “女人菜”1: 西红柿炖牛腩有益补铁 很多女性常常感到疲劳,殊不知,这可能是缺铁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