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没什么追求,上班只想“混日子”
“我现在哪里还有什么追求,混混了哇。工作就那么回事情,单位又不是我家开的,干到哪算哪呗……”今年29岁的小李在常州工作已经7年了,他坦言,自己身上早就没有了“80后”的锐气,在同事中常常以“橡皮人”自居。已经快到而立之年的小李用“差强人意”形容自己的生活状态:“工作还算稳定,一年有五六万,也不是很辛苦。房子虽然是贷款买的,但是好在买得比较早,压力不大。单位里的领导都年轻,离退休还远,比自己小的新人也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小李表示,现在自己最关心的已经不再是领导和同事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在单位里的业绩,“只要每个月的工资、奖金按时发给我就好了,别的都无所谓。”
过去的小李并不是这样,刚工作的时候,还经常会自费参加一些培训,为自己“充电”。“现在哪里还会去培训啊?除非是单位组织。让我自己掏钱,我肯定不去。”小李说,倒不是舍不得培训的费用,主要是自己压根没有这个心思了。
压力太大,有张有弛“橡皮”一下
“现在工作压力真挺大,偶尔‘橡皮’一下也是必须的,有张有弛才能更好地工作。”在企业担任文员的王小姐坦言,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想要彻底沦为橡皮人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偶尔“橡皮”一下,调整一下自己的状态必不可少。“我想不少人应该是偶尔做橡皮人,大部分时间还是得认真工作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橡皮人”都将自己“橡皮化”的主因归结为“自己不求上进”和“工作太无聊”。“年轻的时候,在工作中发现问题的时候,还会努力去改变,现在看到就当没看到,总觉得自己就算努力,也改变不了什么。”在王小姐看来,如果确实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那自然要努力去做,但是如果力所不及,就坦然地做一回“橡皮人”,不要给自己找麻烦。这样的观点,也被不少职场人士所认同。
影响事业和前途,主动拒绝“橡皮化”
“‘橡皮人’在不少企事业单位中十分常见,这虽然不算什么‘病’,但是从个人来看,他的职业前景堪忧,如果上升到企业的层面,对企业的效率有不少影响。”专家告诉记者,“橡皮人”的成因比较复杂,有的是因为长期背负较大压力,也有的人是因为单位奖励分配不公,还有的是因为对工作失去兴趣。专家建议,企业应当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论功行赏”,让员工的收入与付出成正比。与此同时,发现“橡皮人”后要及时进行沟通,解开其心结,帮助其抵御“橡皮化”。
专家还建议“橡皮人”也要尽快调整自己的状态,“现在的社会发展速度太快了,今天很安逸的工作到了明天可能就充满竞争,机会则只会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在调整过程中,制定自己的工作目标和详细流程、计划是重要手段之一,“每天的工作进度,每一项工作的最后期限都要明确,而且这样的计划不能订的太宽松,一定要有一点压力才行。”专家表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橡皮人的症状大多会有所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