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心脏移植技术的日趋成熟,手术中通过自体输血避免肌体排斥的成功探索,以及术后监护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脏移植手术已经揭开了过去的“神秘”面纱,成为一种常规化的治疗手段。
在参加当天心脏移植病友会的康复患者中,30岁的董红霞化着淡妆,笑声爽朗。若不是主治医生上前询问,很多人都不会把眼前的她和“换心”二字联系在一起。去年2月,董红霞突发扩张性心肌病,基本瘫痪在床,身体极度虚弱且进食困难。可实施心脏移植手术后的第二天,她就能进食了,出院后的董红霞不仅可以正常爬楼、逛街,偶尔还和朋友一起出门远足。
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陈孝平介绍,心脏的功能就像一个“抽水机”,负责把血液抽向全身。如果这个“泵”坏了,换上一个新的心脏,病人就能继续活下去。目前,全世界的心脏移植患者已经超过10万人,平均存活时间超过10年。从技术层面而言,心脏移植手术早已成熟。
心胸外科教授魏翔建议,类似董红霞这样被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内科治疗无效者,在心脏和其他器官出现问题之前,应尽早考虑心脏移植。魏翔表示,器官移植是挽救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的唯一有效办法。
来自同济医院的数据显示,在该院近两年实施的18例心脏移植手术中,手术平均时间可由原来的4小时缩短为1.5小时。患者术后恢复很快,第二天即可进食,3天可下床,1周后能自由走动、生活自理,2周达到出院标准,之后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