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探索公务员聘任制 北京首次“海招”
日前,北京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联合发布公告称,北京将首次面向全国公开招聘6名聘任制公务员,他们将分别担任北京市科委、市交通委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3家政府部门的高管职位,年薪不低于20万元。双方将签合同、上社保,首批聘期为2年至3年,绩效考核不合格可被解聘。
一向被视作捧着“铁饭碗”的公务员,也要变成“合同工”?这则“北京首试公务员聘任制”的消息一出,网络上,围绕“打破公务员‘铁饭碗’”的讨论就再度升温。
其实,如今北京首次尝试的“公务员聘任制”并不是什么新鲜词汇,2006年施行的《公务员法》明确了选任制、委任制和聘任制,作为公职取得的三种基本类型。从该法出台之后,聘任制就引起普遍关注,人们寄望这一制度能够打破公务员“铁饭碗”的认识,遏制公务员庸、懒、散等现象。
长期以来公务员实行的是“委任制”,“进口”几乎只有“千军万马争抢独木桥”的公务员考试。而聘任制公务员是指机关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和工资经费限额内,经中央或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以合同形式聘任依法履行公职、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是公务员选任方式的一种创新。相较于委任制公务员是“铁饭碗”的认识,也有媒体将聘任制公务员更为形象地称为“瓷饭碗”。
自2007年,深圳最早试点公务员聘任制以来,中国的公务员聘任制试点进程已有6年,2011年中组部、人社部还下发了《聘任制公务员管理试点办法》。今年,江苏已宣布将选择部分地区“试水”,而福建的首批聘任制公务员也将陆续在漳州、厦门上岗。
“聘任制公务员的流动性强,能够体现岗与人的双向选择,有助于保持公务员的整体素养。”在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看来,公务员聘任制的积极意义在于打破了传统公务员的“铁饭碗”认识,建立了流动机制,借鉴了市场化管理模式。
“聘任制”能否打破“铁饭碗”?
传统观念中,进入公务员体系意味着稳定的身份,以及较为优厚的福利供给,年轻人对于“体制内”的向往,也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年年高温不退的“公考热”。在公务员庸、懒、散等现象备受社会诟病之际,如今试点的“聘任制”收效如何,也成为网友的期待。
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聘任制的适用范围确定在专业技术和辅助性岗位。纵览各地试点情况,当前的试点地区聘任制公务员也多限定在专业领域范围。
以北京为例,北京本次招聘的职位显示,6个职位中要求博士和硕士学历的各3个,有的要求“10年以上大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工作经验”,有的要求“有牵头组织大型国际会议和国际活动的经验”。
“聘任制的引入是由于社会发展后的工作需要,比如信息化时代,公务员队伍中需要一些具有专业技术能力或者广泛社会资源的人才,而这部分人才的引入方式也适合用更为灵活流动的聘任制。”北京大学教授王锡锌表示。
对于“聘任制”能否打破公务员的“铁饭碗”形象,也有质疑之声。有分析称,各地在试点中只将聘任制作为“增量”实施,对于原有“体制内人员”起不到作用。不过,也有评论认为,聘任制试点实践中,本应注意防止随意扩大聘任制适用范围的情况,否则,可能会突破其他两种方式所要求的严格条件和程序。
“并不是所有岗位都适合‘聘任制’。”汪玉凯表示,从目前的试点情况来看,主要是两类岗位比较适用,一是专业性强的岗位、二是执行类非决策性岗位。
汪玉凯称,目前应该做好试点探索,发现问题、积累经验,随着聘任制范围扩大,数量逐步增多,制度也会不断健全,政府可制定公务员聘任制的细则,对聘任、管理、考核等规范进行明确。
“瓷饭碗”能熬成“铁饭碗”? 聘任制需警惕腐败
受访专家表示,能否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和完善的监督退出机制,这是聘任制收到良好效果的重要保障,也是公务员聘任制能否打破“铁饭碗”的关键所在。
王锡锌表示,公务员的聘任制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一些“明规则”和“潜规则”的约束。“所谓的明规则,比如连续签了两个固定期限合同后,完成两个聘期,按照劳动合同法再来签约,就是无固定期限合同。此外,从潜规则的角度说,一个人在一个单位工作时间长了,他跟周围都会发生方方面面的联系,形成关系网络。”
在专家看来,如果不细致考虑聘任制公务员上岗后的后续考察和退出机制,这样“瓷饭碗”就有熬成“铁饭碗”的可能,从而背离了聘任制制度设计的初衷。
除了能否收到良好的效果,舆论对于公务员的聘任制的实践过程还有更直观的担忧。根据《公务员法》规定,“机关聘任公务员可以参照公务员考试录用的程序进行公开招聘,也可以从符合条件的人员中直接选聘。”
专家分析,在当前整个公务员招聘机制均存在诸多弊端、监控机制也严重缺乏的情况下,这很可能使个别公务员直接选聘而不参加统一录用考试,打开公务员录用制度的缺口,给一些执掌招聘权限的部门或官员提供腐败的空间。
“如果没有严格细致的制度设计,没有公开透明的操作过程,不能排除公务员聘任制中出现新的腐败问题,所以,不能简单期待聘任制一开始就在公务员队伍中大面积推广,现在要做的就是通过试点,发现问题、完善制度。”汪玉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