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医资讯  >> 中医文化  >> 查看详情

古人是这样学中医的

来源: 中医养生网  日期:2020-01-29 14:49:19  点击: 
分享:
古人学中医,基本上都是这样一条路子,我们从八个方面来讲。

第一,爬山采药。

爬山采药就是把常见的一两百种草药认识一遍。毒蛇出没的地方,周围常有蛇药,一个地方常见的病,那地方肯定有草医能治,或者周围就有治这病的草药。老师说,只要你把常用的当地草药搞懂了,那么当地常见的疾病就搞定了。采药肯定离不开对药物形状、颜色、气味的认识,比如这两天跟老师上山看射干,采覆盆子,挖菖蒲,折艾叶,剪松针,割忍冬藤,摘金银花等,这些只要经历过一次都会终生难忘的。

药物的形态颜色记住了,可药物的四气五味呢?当然要靠嘴巴尝。王充说:“服百药之方,治百人之病。”老师提到刘力红先生跟李可老中医学医时,刚开始天天跟他们喝附子水,早上50克,喝到没事才敢放心给病人用药开方,我们也跟老师服穿破石水、鸡矢藤水、猪甲水……

而这几天老师还给我们煮生半夏水喝,反复喝多次,没有毒,才敢用。

第二点是抓药。

抓药用古秤,也是在练一个人的平衡与定力。老师说,药房里面抓药,要对药物有足够的尊敬,药物就是生命。抓药者手中每一个细节,都是关乎生命健康的。所以,抓药期间不能跟病人谈笑说话。而有些病人要催医生赶紧抓好药让他带走,这时抓药人也不能求快,好事都不在忙中求,求快就像开快车一样,容易出乱子。要按自己的节奏,不急不慢地进行,切勿被病人的言语情绪所影响。

学习是不分场合的,抓药也是在学习,学习药性。随手抓出一味药,心中都要有这味药的“药性赋”,就是要对这味药的药性主治要有个大概的理解。这样在药房里面抓药,就基本有所获了。

第三点就是熬药。

熬药也是锻炼人的活儿。正如有学习意识的话,随时随地都是在学习。

比如熬通草的时候,看到它色白通经络,通草可以在锅里面伸缩跳舞,一打开就像蚯蚓一样,蹦蹦跳跳,形象极了,看到这样的熬药现象,就可以想到通草能伸缩经络,通心入脑的机制所在。

熬茯苓的时候,也要做个有心人。老师说,药物公司以前给的是四四方方的茯苓块,一两个小时,甚至是三四个小时都熬不透,可见茯苓块不利于药性的熬出,以后就进些茯苓片,就可以熬出很好的效果。如果自己没有熬过药,在药渣里面观察,掰过药渣,就很难分清茯苓块与茯苓片的差异。所以以后给病人开方抓药时,要把药掰一掰,搞碎了,这样关心就更到位了。

又比如干姜,老师说,我们药房用的干姜一定要打粉。打粉的干姜,既节省药材,又容易熬透,没有打粉的干姜,你熬一两个小时都熬不透,这样你用打粉的干姜10克左右,效果比没有打粉的干姜30克、50克都要好。

所以这熬药里面的细节,也可以决定用药效果的成败。

第四点抄方。

抄方号脉是跟病人接近,现场实战接触,直接建立临床思路。从诊断到治疗,理法方药,都要在一张处方单上体现出来,这就是中医。

由于跟老师抄方,病人比较多,这时抄方的速度要稳定而飞快,所以需要下一番苦功,就是先抄死方,再抄活方。抄死方,是先拿几十张处方,一气呵成,把它抄完。抄活方,是直接上临床,老师说个方路,我们就把它抄下来。所以抄方,除了要有《药性赋》里面的基础,还要有《汤头歌诀》常用方的基础。

老师说,抄方也要抓病机,中医是同证同治。就是说即便不同的疾病,有相同的证候脉法体现,用的都是相同的治疗思路。比如,口臭、呃逆。《病因赋》上说:“呃逆者,胃气之不顺。”失眠不寐。《病因赋》上说:“不寐者,痰火旺而血少。”这口臭、呃逆跟失眠似乎不相关。

老师说,只要把握住它们寸关脉上越,胆火扰心,胆胃之气不降,这时都可用黄连温胆汤,只不过口臭、呃逆的多加一些顺降胃气的药,如金果榄、赭石。而失眠的病人则多加一些交通阴阳安神的药,如合欢皮、夜交藤,或龙骨、牡蛎。

这样,单用黄连温胆汤这个思路,就可以解决好多疾病,不仅是口臭、失眠,还有头痛、目胀、胃痛、咽炎,这些疾病只要反映相同的脉势,用这几味药都可以搞定。大道至简,中医更是化繁为简。只要抓住主干,“千叶一枝干”,再复杂的疾病都好办。

第五点是吊痧。

吊痧既是治病,也是学习。拍打前后要号脉,懂得一些拍打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比如,气滞血瘀,正气足的可以拍打,而中气不足脉无神的就不适合拍打,还有一些高血压、心脏病、老年体弱病人都要慎拍,而血小板减少、骨质疏松等病症则不可以拍。

临床上一些正气不足的病人,很难出痧,但他血脉却堵得厉害,这时该怎么办?

那就是要先疏通再拍打,先帮他按摩引导放松筋络,然后再拍,痧就出来了。

《内经》有个“通则不痛”的理论,在拍打之中非常好用。怎么样通呢?首先,要在神志上叫病人放松,松则通。其次,要叫病人深呼吸,呼吸顺畅,经络容易通开,顺则通。最后,拍打时是帮助病人打通经脉,当然也需要病人打通经脉,病人怎么配合呢?就是拍病人手后叫病人甩手,拍病人脚后叫病人跺脚,活动后气血流通更顺畅,这叫动则通。

我们在拍打过程中,最深的体会就是把病人痧毒病气拍出来后,病人通过甩手跺脚,又把这些痧毒病气搬运消化掉。那些一个个突出的痧点,立即就消平掉,可见中医的经络是非常神奇的。那些精神上越放松,呼吸越顺畅,以及配合甩手跺脚的病人,治疗起来效果更明显。

第六点是背经典。

无名氏先生说:“经典是人生和人类历史的坐标。”老师则教我们要背《清静经》《道德经》,然后是《内经》。

老师说,《清静经》是在更高层次上谈中医的,非常浓缩地把中医学的理法都包括进去了。老师说,就拿《清静经》“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这句话来说,这就把无名氏的《内证观察笔记》里面大宇宙星辰对人身体的作用都说完了。

老师又提到《清静经》中升清降浊的思想。开天辟地,是一个升清降浊。人疾病向愈,也是一个升清降浊。《清静经》上说:“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人的本在心脑内脏,末在皮肤四肢。所以治疗上热下寒这种时代最常见的病症时,老师用的就是降本流末的思想。把头面上的热气降到四肢下来,使寒热对流,则疾病不治而自愈。

比如,病人痤疮、上火、咽炎,而手脚却怕冷,没有火气,这时老师往往用附子、龙骨、牡蛎、杜仲、桑寄生、川续断,这是在降本,然后用降香、丹参、牛膝、炒薏苡仁、泽泻,这是在流末,把血水中的浊气从上往下流,气血水一顺,身体寒热就平衡了。

这种治法是按道家思路开出来的,跟一般医生见火泻火、遇寒散寒的思路完全不同。身体没有纯寒纯热,所以用药要道法自然,以一气引导相互对流,而不是一味或寒或热损伤身子。

《孙子兵法》说,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善战的。中医也是这样,用药如用兵,不用通过泻火伤身体,却能够把气机理顺,让炎症战火得到熄灭,这是善治疗者。

第七点是每日必有一得。

学中医除了读古书与跟师临床外,还有第三点最重要的,就是总结。

学习就像在收割,收割需要沉淀,没有沉淀就像猴子摘玉米一样,走马观花,摘多少丢多少,虽然摘了很多,最后所得甚少。总结,就是把摘好的玉米装起来,摆放好。

老师这两天将一本厚厚的笔记本借给我们,这本笔记本是老师以前临证读书过程中,很多心得药方的总结沉淀。这个本子,在古代来说就是一个医家最重要的心得体会与秘本。老师本子封面上写着:“业精于勤。”

我们称老师这本笔记本为“集腋成裘本”,狐狸的腋毛集多了,可以成为最贵重的大衣。我们每日总结一得,一年就有三百六十五得,拿出来也是相当吓人的。

古代的江湖郎中,凭一两个方路,就可以仗剑挂葫芦走江湖,何况我们这个信息如此丰富的时代,根本不愁没有好东西学,就怕没有形成那颗业精于勤、集腋成裘的心。

老师很尊敬朱良春老中医,朱老是秉着“知识不保守,经验不带走”的弘扬中医之心,老师的任之堂也是向中医学子全面敞开,所以我们拿到集腋成裘本后,立即开始抄录起来。


第八点是交流。

交流就是用一个思想换取一个思想,这样你得到的就是两个思想。所以交流得越多,你的收获就越丰富。知识这种东西贵在流通,而不贵保守。自己的心得体会也一样,在交流中,会更加完善,焕然一新。

比如说,老师跟一位从南方来的中药行家交流,大家你一个偏方,我一个验方,一来一去,就像古人对对子一样,在交流中便增长了见识,从中弘扬了自己的所得,也得到了别人宝贵的经验。这有点像武术家在切磋武艺,又有点像文人墨客在摘章对句,共同进步。但交流要做到一点,就是“勿羡己之长,勿攻人之短(《医家座右铭》)”。

我们的交流一方面是听老师讲学,另一方面跟前来任之堂学习的学生交流,第三方面就是跟病人交流,久病成良医,许多病人治病的过程,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病人对药物的深刻认识,是我们很难想象的。

相关中医文化

  • 中医是如何来治疗和预防传染病 中医是如何来治疗和预防传染病

    据国家卫健委消息,1月28日0-24时,31个省(区、市)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459例,新增重症病例263例,新增死亡病例26例(湖北省25例、河南省1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3例,新增疑似病例3248例(包括西藏1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974例,现有重症病例1239例,累计死亡病例132例,累计治愈出院103例。现有疑似病例9239例。目前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65537人,当日解除医学观察1604人,现有59990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任何疾病都是内因和外因,内因就是一个人的体质偏性,外因就... [阅读]

  • 性命的字里藏医 性命的字里藏医

    "性命",可是解释的时候就得先说"命"了。不为什么,因为命是根本、基础,有命才有身心的生存、活动。    命者,口令也!拆开"命"字一看便知。其甲骨文字形,"令"字上面是"集聚"的"集",下面是"人",像跪在那里听命。从集从人,表示集聚众人,发布命令。徐锴注《说文解字》:"号令者,集而为之。卪,制也。"令就是决定好了,让人... [阅读]

  • "化"的意思就是转化,质的变化

    "化"的意思就是转化,质的变化,新的物质的化生。我们常说的"天地造化"、"化腐朽为神奇"、"化干戈为玉帛"、"庄周化蝶"就是这个意思。    就消化而言,大块的肉,成条的面,成颗粒的米,硬脆的蔬菜水果,经过我们的口腔咀嚼、胃的研磨,形成了乳糜,这就是消的过程。大块的猪肉消磨得再小,它还是猪肉。    当食物经过胃的研磨、消解、搅拌以后,被送到了小肠。小肠又称赤肠,是... [阅读]

  • "消"形容脑髓、骨髓减少

    "消"在《黄帝内经》中使用很广泛,比如形容脑髓、骨髓减少。《灵枢·决气》:"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意思是说,过度发汗、失血、腹泻、遗精带下以至于丧失津液的人,关节间的润滑液也没有了,关节屈伸就不灵活,面色反而发红。因为脑髓是阴液的根源,丧失阴液最终会消耗脑髓、骨髓。病人会出现小腿酸、耳鸣的症状。    《灵枢·痈疽》:"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