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胶原蛋白饮料可增加皮肤弹性?四物饮可以去除小腹?小心这些饮料里添加的糖分,让你老得更快。生活中的糖分并非都显而易见,很多健康的食品也隐藏着高糖陷阱。
1.百分百综合果汁?
陷阱:浓缩汁不见得比较天然健康 (含糖:27.7g/220ml,等于6.2颗方糖)
野莓浓缩汁、葡萄浓缩汁、西印度樱桃浓缩汁等,你或许觉得这类果汁浓缩汁看来很天然,应该会比糖健康,但它们也不过是“糖”的化身而已。营养专家解释,浓缩是为了便于储存、运送,延长囤放时间,水果原汁本身就含不少天然果糖,而在还原后,口感跟原汁总是有差,还可能额外添加糖或人工香料来平衡口感。
苹果浓缩汁、梨子浓缩汁、白葡萄浓缩汁是最常见的甜味替代品,只是单纯的空热量,完全没有其他营养素。原料表中还会看到“甘蔗浓缩汁”或“甘蔗汁”,专家则指出,这根本不是果汁,只是甘蔗煮过、蒸发后的结晶,经过加工处理去除所有营养素。
营养专家提醒,水果就是最天然的甜品,直接吃水果既能满足口感,又健康营养。
2.能量饮料补充元气?
陷阱:高糖可能会更快疲倦 (含糖:25.5g/150ml,等于5.7颗方糖)
“你累了吗?”市面上愈来愈多能量饮料。但要小心,里面的糖分也不低。喝下一瓶,就等于吃下5.7颗方糖的糖量。看看能量饮料的原料,大多是碳酸水做基底。这就像可乐一样,因为碳酸水的pH值低,就得用更多的糖中和口感,大约介于10~16%的糖量。能量饮料虽有助一时的提振精神,但短时间过多糖分进入身体,造成血糖波动大,反而增加身体负担。
国外研究也指出,能量饮料中虽添加牛磺酸、瓜拿纳豆、维他命B群和人参等,仅瓜拿纳豆与葡萄糖对于体能提升有微弱的证据,最主要仍旧是以咖啡因为主要提神来源。因此专家建议,最好还是以补充白开水或喝黑咖啡来促进循环代谢,进而达到提神效果,对于身体也较无强烈负担。
3.四物饮补铁?
陷阱:可能也顺便补进糖分 (碳水化合物:10.7g/120ml,约等于2颗方糖)
市售四物饮宣称女生每个月来时喝,让月事不再不舒服,甚至还添加玫瑰果、青木瓜或胶原蛋白,又多了一些附加价值。但看看营养标示,一瓶120毫升的四物饮,碳水化合物就有10.7克,约略等于2颗方糖的量。
专家还提醒,不是每个女生都适合在生理期时饮用,市售的四物饮在剂量与成分上标示较为简略,药物剂量固定,无法针对体质调整,最好能询问中医师,例如燥热体质吃了反而可能冒痘痘或口角炎。
4.维他命饮品喝的好吸收?
陷阱:太多糖、香料、黏着剂等添加物 (碳水化合物:13g/42g,约等于2颗方糖)
这些产品宣传好吞、好吸收。除了综合维他命,叶黄素也推出饮品形式,同样着重好吸收。传统的综合维他命或叶黄素锭剂,其中就只含各类营养素成分,或是添加橄榄油让身体细胞更容易吸收利用;但转换成饮品形式就得多添加糖、果汁、香料、黏著剂(结兰胶、鹿角菜胶)等,却会在不知不觉吃下多余的糖,及不必要的人工添加物。
营养专家倡导,建立正确及健康的饮食习惯,而不是依赖补充品摄取营养。
5.爱美喝胶原蛋白饮?
陷阱:小心添加糖反而让皱纹爬上脸 (碳水化合物:8g/50ml,约等于1颗方糖)
名人代言的胶原蛋白饮,宣称采用小分子的胶原蛋白,加上莓果或维他命C高的水果萃取物,可以让皮肤弹润透亮。许多爱美的女性趋之若鹜,一次一箱搬回家,每天不断补充。事实上,仔细看看成分表,除了胶原蛋白胜肽外,果糖、海藻糖等成分排在原料的前五名,这表示,你除了喝下胶原蛋白外,还喝进了不少糖。过多的糖分反而让你老。因为醣分子附著于细胞蛋白,造成“醣化作用”,导致胶原蛋白与弹力纤维脆化、硬化进而断裂,引发皮肤松弛、皱纹等老化现象,丧失功效。
还有一个坏消息,想靠胶原蛋白饮补充胶原蛋白的女性可要失望了。胶原蛋白属于蛋白质的大分子,吸收进肠道后会分解成胺基酸、胜肽等小分子在人体内重新合成。并不是吃胶原蛋白就能直接补充胶原蛋白,这只是商家的宣传手法而已。
6.低脂比较健康?
陷阱:其实是用脂肪换糖分 (低脂谷片糖:18.5g/100g,等于4.1颗方糖)
许多标榜低脂的食品,如饼干、优格、花生酱、沙拉酱等,误导消费者这是比较健康的选择,但调查发现,强调“低脂”、“零脂肪”的比全脂的同类食品平均多了20%的糖。某知名咖啡厅的低脂蓝莓马芬就含34克糖,比一般款的28克来得高。低脂的樱桃优格也比一般的樱桃优格多了1.5克的糖。而标示“低脂”的谷片,糖含量竟是同厂牌原味玉米谷片的2.6倍。
专家提醒,脂肪的确是热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但糖也是,尤其添加糖更非我们饮食中所必须,所以并不是标示“低脂”、“脱脂”就代表是比较好的选择,可以多吃。
7.喝纤体饮清除“老废物”?
陷阱:小心糖分让你小腹难消 (含糖:13.7g/100ml,等于3颗方糖)
宣称一罐拥有三种净化配方:奇亚籽+水溶性膳食纤维+果寡糖,可以腰围不减反增。
饮料中的糖量仍取决于所需要的甜度,如咖啡常加到6%,软性饮品多调到8~10%,甚至更多,而且糖酸比还要达到一定比例后,才能符合“好喝”的口感。如果饮品是储存在冰箱,温度低会让甜度感受较不敏锐,厂商通常又会加更多糖来达到消费者的口感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