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天气骤冷。从河南到番禺来打工的老肖日前向新快报投诉称,他在番禺屏山村买到一床“厂家直销”的棉被使用后便浑身痒痒。新快报记者经过暗访发现,该村的确有工厂生产“黑心”棉被。目前该厂已被质监部门查封。记者发现,一些城中村里销售的廉价棉被质量也令人担忧。质监工作人员提醒,“黑心棉”不一定是黑色的,大部分经过处理后都变成了白色。
盖了新棉被身上奇痒无比
老肖花了30元买了一床“厂家直销”的新棉被,可晚上一盖,身上奇痒无比。他撕开棉被一看,在两层薄薄的棉花里头居然夹着一层不知为何物的边角料,不过这些夹带物均是白色的,不像以前的“黑心棉”都是黑色。
“我这个被子是直接在厂里面买的,就看它便宜,没想到是‘黑心棉’。”老肖告诉新快报记者,他这张被子是在番禺区屏山村的一家棉胎加工厂买的,在那里类似的厂家还有好几家,通常没有牌照,用报纸蒙着窗户,就开在村民的住宅区内。
“类棉纱”填充物有异味
近日,在屏山村内的屏一村幼儿园附近,新快报记者在老肖指引下找到了那家棉胎加工厂及仓库。记者发现生产车间里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怪味,一名女工正把一包包东西放到一台机器里搅拌,出来的是一团团类似棉纱的东西。一名工人对记者说,这些东西充进去没有问题,但不能打烂。记者发现工人用这些东西填充棉被的过程十分简单,一张被子,就是上下两个面层是棉花,中间再填“料”,整个工序不超过五分钟。
加工厂的工人表示,加棉花的原因是因为被子太薄了,而且自己也闻到被子有异味。“一天最少能做四百床被子,这些中间加‘料’的被子表面看来跟纯棉被差不多,但是都不保暖。”
质监当场认定为“黑心棉”
记者把相关情况向番禺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反映,质监部门工作人员很快赶到现场。现场检查中,执法人员在车间门口的一堆材料中发现了残破的女性内衣和旧海绵,墙上还悬挂了一张工商营业执照,显示这家名为广州市番禺区石壁梦佳棉胎厂的加工厂,在今年4月刚领到执照。
经过对棉胎加工材料的初步辨认,番禺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作人员认定,现场加工的棉胎使用的就是“黑心棉”。在质监执法人员的追问下,棉胎厂老板承认棉被里装的都是服装厂使用剩下的一些边角料,而不是棉花。
在当天的执法中,现场查获大约5吨废旧原料和超过一千张“黑心棉”棉被。有关部门表示,将对加工厂的老板依法进行处理。
记者跟踪发现:
老板开车兜圈运送秘密交货
在质监部门对番禺的黑心棉加工厂进行查处之前,记者曾对工厂送货的车辆进行跟踪。记者发现,司机就是黑心棉工厂的老板,在运输过程中,他开着货车不断地兜圈,最后在海珠区沥滘村的一间仓库门前停了下来。
随后老板把货车里的棉被卸下车,总共搬下了58包棉被,接近300张。这些被子刚被卸下车不久,就有两辆小货车过来装货。记者向老板询问货物的制造地点和价钱,老板含糊其辞,十分警惕。据知情行内人介绍,黑心棉厂家和批发商都已达成默契,任何一方被查处后,都不会供出对方。而这些“黑心棉”都是运往城中村,或者工业区内外来务工聚居的地方销售。
“黑心棉”大多是白色
近日来,记者在白云区永泰街附近的一条商业街道上发现,短短两百米就有四个卖棉被的档口。一家日杂店的老板告诉记者,他卖的棉被都是棉花做的,重达6斤,一张35元。另一家店铺的老板更是对记者说:“黑心棉现在没有人做了,以前那种10多块钱的就是黑心棉,现在这些保证不是黑心棉!”
记者发现,番禺石壁屏山村那家黑心棉加工厂生产的“梦佳”牌棉被,在这四家中的个别店铺也有出售,价钱30元到60元。一名老板说,这些棉被都是打工的来买。
随后记者在白云区石井环滘西路的一家杂货店里买了一张棉被,并当场打开包装,发现棉被里面居然有废旧报纸,夹层里面都是废旧的棉纱,稍微抖动还会落下一大片白色粉尘,甚至还有旧布条和甘蔗渣。
番禺质监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城中村一些士多店,为了迎合打工者,许多棉被只要几十元就可以买到,但这些棉被十有八九不是全棉的,棉被中必有夹带。“现在所谓的‘黑心棉’不一定是黑色的,大部分经过处理后都变成了白色。”工作人员说。
一看二闻三摸 专家教你识别
记者把在石井环滘西路购买的棉胎送到了国家纺织品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市纤维产品检测院进行检测,高级工程师张玉莲对记者说,因为这些产品不符合国标838系列的标准,所以是不合格的。样品里面根本没有棉花的成分,很多都是再加工纤维,含有大量的杂质和粉尘,这些来路不明的再加工纤维很可能带有细菌,而粉尘也容易造成呼吸道疾病。
这次记者调查发现的“黑心棉”很白,张玉莲解释,厂家应该是用了漂白工艺,做了一些脱色处理。
张玉莲介绍,识别“黑心棉”通常有以下几个方法:第一,用再加工纤维做出来的棉胎颜色比较暗淡;第二,闻一下味道,经过各个途径来的不合格原料,在储存运输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很难闻的味道;最后是可以摸一摸,真正的棉被摸起来应该是很柔软的,没有硬硬的、一团一团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