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据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人员的介绍,了解到,现在市面上出现了一些“A货”中药材,外观与“正品”相似,但在产地或品种上存在着差异,还有一些连“A货”都算不上的、假得彻头彻尾的药材,多数是用淀粉仿造虫草、鹿茸等贵价药材。
对于性质温和的仅仅是产地不同的“A货”中药材,煲汤和食用没有安全问题,但作为药物则功效比“正品”相差天壤之别,纯属假药;如果不幸碰上了带毒性的假药材,后果则更为严重。
市民如果拿着中医处方自己“执药”时,要注重分辨,提防买到“A货”中药材。
“A货”中药:
换个地方长 不是同一样
据了解,目前药监部门是根据《中国药典》中收录的中药材为标准,市面上出售的中药材如果不符合药典标准,则要按假药来进行查处。但是,中国幅员辽阔、物种繁多,常用的各种中药材中,有不少都能找到“近亲”或者相似的“A货”物种,别说是一般市民,即使是专业的中药师,也未必通过肉眼就能辨认,需要借助荧光分析、X光透视法、试剂法等科学方法来鉴别。
而且,中药材十分讲究“道地”,所谓“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即使是同一物种,在不同的气候、环境、土壤下生长,采摘时间、炮制方法不同,入药的效果很有可能就不一样。根据《中国药典》的收录,产于长白山的人参才是正品,因为人参生长在长白山山顶,平时则被冰雪覆盖,只有在每年七至九月的融雪期间才会生长,在这段时间人参会大量吸取能量,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南柴胡和北柴胡的药效相差极远,产地不同的木樋毒性相差很大。
所以《中国药典》中收载的中药材对其产地都有严格要求,比如同为枸杞,“宁夏枸杞子”就是《中国药典》中收载的正品,而“北方枸杞子”虽然外观十分相似,但其实是属于“A货”中药材。
假到离晒谱:
模具内灌淀粉造出“冬虫草”
而在假中药材中,还有一部分属于和正品完全不是一回事、连“A货”都算不上的类型,这一类造假法多数是用在贵价药材上。
售价高达每公斤数十万的冬虫夏草也有类似情形,造假者往模具里灌入淀粉、石膏,作出近似正品冬虫夏草模样的伪品,如果不法分子单卖伪品很容易看得出,因为每条的大小和形状都一样,但如果把这些伪造品掺杂在正品里卖,则很难辨认了。除此以外,还有造假者用淀粉做成圆形薄片,外围用胶水粘上一层薄薄的鹿皮,当作鹿茸来卖,甚至还把淀粉染成红色充当“血茸”。
“正品”“A货”比比看
枸杞子:
正品为“宁夏枸杞子”,生长在宁夏,呈略扁的纺锤形,表面为鲜红色或暗红色,有明显的“皱纹”,而且在每一粒顶端都有个小“白点”,那是枸杞子的果柄;果肉比较厚,所以看不见果实里面的种子。而作为“A货”的“北方枸杞子”,形状和正品差不多,但果肉比较薄,种子突出,有“皮包骨”的感觉,而且没白色的果柄。“新疆枸杞子”是另一种“A货”,和正品的区别在于前者形状较圆。
山药(淮山):
无论是成条还是已切片,正品山药的表面都比较平滑、顺直,原条的正品山药稍微刮一下即可去皮。广西有不少人种植的广山药,根据《中国药典》也属于“A货”,特点是皮不容易刮,要削掉,因此表面多数有坑坑洼洼的刀削痕,形状多有扭曲。
阿胶:
正品阿胶用驴皮制成,有光泽,质地硬而脆,而“A货”阿胶是用猪皮、牛皮等其他动物皮制成,表面多数有小孔,有些还有臭胶味,夏天气温高时会软化。
川贝母:
正品川贝的产地应在四川,目前售价达数百元/500克。价格较便宜的小平贝就成为川贝的A货版本。区别在于,川贝大多数呈现“怀中抱月”的形态,大的一半形成环绕半月形另一半的状态,两半比较容易掰开。而小平贝是未成熟的川贝母,因此较少呈现出“怀中抱月”,而且大小两半也比较难分开。
鸡骨草:
正品的鸡骨草根部多呈圆锥形,上粗下细,像鸡骨一样有“关节”,表面为灰褐色到灰棕色。而“A货鸡骨草”大多数是同属的另外一种植物大叶鸡骨草,叶片上较多毛茸,根部呈圆柱体,但不像鸡骨状。正品的价格为30多元/500克,“A货”则为10多元/500克。
西洋参:
西洋参和人参外观相似,但前者售价数百元/500克,后者500克售价在百元以下,所以会存在人参充西洋参或者掺在西洋参里卖的现象。西洋参的密度较大,纹理细,横纹比较多,参味更浓,含在嘴里回甘的时间更长,而通过人参的切片可以看出人参的质地较疏松,每片切片中间的空隙比较多。
冬虫夏草:
正品冬虫夏草表面为深黄色到黄棕色,腹部有8对足,其中中间4对明显地凸出,而“A货”大多数为真菌类伪品,表面多数是灰黄色到灰褐色,腹部的足有8~13对,而且没有明显突出的足,而所谓的“新疆虫草”,往往只有“虫身”而没有“草”,也是伪品,有些不法商家会用蕨菜插入“虫身”中充当“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