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医养生  >> 中药方剂  >> 查看详情

捏鼻灌药不可取 否则追悔莫及

来源: 中医养生网  日期:2017-11-26 20:24:55  点击: 
分享:
  前不久,某地有一个5岁的男孩,因感冒发热在一家诊所诊治后,其父亲取了药回家便给孩子喂药。在喂药时小儿大哭大闹,极不合作,父母就将患儿揪住,捏住鼻子,当其张口时迅速将3片药片送入小儿口内,随即灌入大量温水,待嘴里看不到药片时才放手。然而这时家长发现,小儿面色青紫,呼吸困难,于是立即送往医院。待医生将要进行抢救时,患儿已经窒息死亡。医生通过气管镜检发现,小儿声门紧闭,其间有一片药片已经潮解,另外两片药片则进入了气管内。面对死去的孩子,一切已经无可挽回,父母后悔莫及。但这种情况在现实使生活中时有发生,需要值得家长们的警惕。

  我们知道,呼吸道是传送气体的通道,临床上通常将呼吸道分为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和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和肺内各级支气管)。咽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叉通道,其前方自上而下同鼻腔、口腔和喉相通。喉的上方附着一片形似槐树叶状的会厌软骨。当正常吞咽时,会厌软骨关闭,(以防止异物进入气管),食物进入食道;呼吸时,会厌软骨开放,空气进入气管。小儿喉部狭窄,成漏斗形,声带、气管和支气管黏膜柔嫩,血管丰富。由于小儿喉头保护性反射功能还未发育成熟,在哭闹、惊恐、深吸气时,会厌软骨来不及关闭,药物极易进入气管。在药物进入气管之前,由于声门的保护性作用,药物被阻于声门部。如果这时再接着一次深呼吸,药物就会通过声门进入气管,立即产生呛咳。呛咳往往能使药物不断撞击声门和气管,使声门和气管发生痉挛,造成呼吸道堵塞,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那么,应该如何正确给婴幼儿喂药呢?如果是散剂、片剂或丸剂,可研细后溶于水,制成药汤给小儿喂服。若是不能溶于水的药物,则可把药物和糖搅拌均匀后给小儿服下。味道特别苦的药物,如素等,可先在小勺内放些糖后再放药,不搅拌直接倒在孩子嘴里,用温水迅速送下。如果是中药汤剂,则水不易过多,还可在汤药中加入少许冰糖或蜂蜜浓缩成糖浆,一剂药分4~5次,根据患而不同年龄选择适宜的方法和体位喂药。

  小于6个月的婴儿可用奶瓶喂药,即把调好的药液或汤药装进奶瓶,给患儿吸食。待药喂完后,再喂少量温水。较大一点的婴儿可用汤勺喂药。喂药时,让小儿侧身,将调好的药物用勺从孩子的一侧嘴角慢慢喂进。必要时还可以用勺轻压一下小儿的舌头,以便于吞咽。

  1岁左右的小儿喂药比较困难,因为患儿看见大人把药拿来,就会将小嘴闭得紧紧的不肯张开。此时可以先喂一些糖水,然后迅速喂一勺药,在孩子还没来得及因药味苦而反抗时,再喂一些糖水。如此重复几次将药喂完。

  对给不能很好配合的幼儿喂药时,最好取卧位,让起头部头稍偏向左侧并固定,然后用压舌板或小勺柄轻轻压住小儿的牙齿,将勺紧贴口腔轻轻将药物灌入。服完药后,抱起小儿轻轻拍打其背部,排出空气,避免小儿将药物吐出。

  最后必须指出的是,在给小儿喂药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呛咳应立即停止喂药,以免药物呛入气管。给哺乳期患儿服药,应在其吃奶前,不能将药物和乳汁混在一起服用,以免发生凝结反应,降低药物的疗效。

相关中药方剂

    暂无信息